提升审计监督质效
湖北省武汉市审计局在2024年度市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对标“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要求,以推进审计规范化建设、审计监督效能提升、审计成果转化应用为目标,推进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提质增效。
科学统筹布局。根据往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紧盯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大财政体系建设“三资”清理等重点工作,科学确定年度审计范围和重点内容。从市直部门预决算管理、政府采购及项目执行、资产管理三方面为切入点,通过全流程审计,融合数据分析比对、现场核查验证等方式,不断强化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广度、精度和深度。
坚持创新驱动。以创新促转型,组建“业务骨干+数据分析专家”团队,打破专业壁垒,深化“数据分析+现场核查”审计实践,推动审计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多维分析模型,对重点领域开展全流程数据穿透分析,推动业务与技术融合。
强化质量管控。严格落实组长负责制,加强审计现场精细化管理。明确疑点核查负责人、完成时限和进度情况,精准划分责任,确保审计项目按期完成。围绕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系统梳理预算执行审计中的常见问题,编制问题清单,提升识别和处理共性问题的效率。加强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审计质量。
强化成果运用。督促相关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立查立改,举一反三,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促进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健全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注重把揭示微观问题与服务宏观决策结合起来,深入剖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
构建科学工作体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审计署“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要求,2025年以来,宁夏银川市审计局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构建计划科学化、流程标准化、成果指标化的工作体系,持续提升审计质效。
建立科学计划体系。坚持把研究作为谋划审计项目的基础,制定《银川市审计局审计项目计划编制管理办法》,规范立项流程,在与上级审计部门充分沟通后,同时征求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机关、巡视巡察机构、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人员)意见建议后,科学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完善标准流程体系。着力推进审计项目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严格落实《自治区审计厅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印发《银川市审计局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风险清单》,将审计项目全流程质量控制从“项目计划”到“审计整改”划分为9个环节,详细列举了82个风险点及其表现形式,并对存在审计风险的多环节、各时点进行了规定和约束,明确每一个风险点的防范措施,有效提升审计成果产出质量。
创新成果评价体系。参照审计署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标准,创新制定审计报告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分为审计报告规范化和审计成果情况两大类;将“移送一条问题线索、撰写一篇审计专报、推动一批问题整改、促进一项制度建设、实现一些增收节支”作为指标纳入审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作为绩效目标评价与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创新开展“合讲一堂课”
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审计局以落实“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为契机,创新开展“合讲一堂课”,通过“示范领学”“分享互学”“总结促学”,促进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示范领学”强党性。建立“每周固定学习日”制度,确定专人开展“示范领学”,利用“学习强国”“包头微学习”等平台,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带动干部职工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把作风建设作为科学规范审计的重要内容。
“分享互学”强业务。制定2025年规范业务学习交流计划,常态化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大数据审计(AI智能)及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等领域交流学习,审计人员结合审计实践,分享交流对不同类型审计业务流程把控的心得体会,切实把科学规范做好审计各环节业务管控作为高质量完成审计项目的压舱石。
“总结促学”强基础。组织审计干部对学习成效开展总结复盘,认真梳理剖析存在的知识盲区、能力弱项和作风短板,在后续“合讲一堂课”学习中针对性安排相应学习内容,持续引导教育审计人员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严守审计准则,真正练好内功、提升素养、增强本领,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审计干部队伍。
策划编辑:宋超
责任编辑:何晓源 |
【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