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实事 强化审计监督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6日】
【来源:相关审计机关 】
字号:【大】 【中】 【小】

民生连着民心,各地审计机关聚焦民生领域,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

扎实推动“住有所居”

宁夏回族自治区审计厅围绕保障性租赁住房相关情况开展专项审计,重点关注公租房应保尽保政策落实情况。

前置“审计+数据”到源头,一对一精准摸排。重点关注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零就业家庭、重点优抚对象、残疾人员和重大疾病救助对象、六十周岁以上人员、贫困单亲家庭等群体,通过一对一电话摸排人员信息,制定轮候优先群体人员情况尽调表,通过保障单位、街道社区等,深入核实轮候人员真实情况,实现轮候信息精准摸排。

下沉“审计+核查”到现场,面对面掌握情况。审计人员按照区域分组核查,尽可能扩大保障对象核查范围,面对面和公租房轮候群体交流、入户查看居住环境。重点关注公租房转租转借、闲置未用等内容,在核查现场详细询问代管公司、物业人员、租房群体等,探明事实成因,为精准施策筑牢根基。

延伸“审计+普法”到一线,点对点开展宣传。审计人员梳理了公租房常见问题,研判分析达成统一意见,同时借助前期掌握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法律法规等,为公租房轮候群体答疑解惑,点对点宣传政策细节、申请条件、租金标准等问题,助力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促进养老服务设施更加完善

湖北省武汉市审计局在全市公办福利机构审计调查中,重点关注新建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使用等情况,助推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更加规范化、适老化、智能化。

关注规划情况,推动目标任务落实到位。梳理近三年已完成竣工备案的新建小区基本信息,对比目标任务、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台账、项目基本建设资料,实地走访了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情况、新建小区每百户配套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情况,推动各区完善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关注建设情况,推动惠民政策执行到位。针对部分新建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建而未交,部分新建小区养老服务用房不达标,设施简陋,缺乏适老化改造等问题,提出落实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联动及监督机制,推动新建小区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办理移交手续。

关注使用情况,推动民生福祉保障到位。深入新建小区实地走访,围绕“规范化、适老化、智能化”审查养老服务设施运营情况。根据审计查出问题提出审计建议,推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对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及时进行清理,明确产权归属,积极引进养老运营企业、机构参与项目建设,探索开展连锁化、品牌化、专业化运营,避免养老服务设施“建而不用、用而不专”。

助力医疗救助基金规范高效运行

吉林省长春市审计局组织开展长春市本级2023年至2024年医疗救助基金筹集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守好人民群众的“救命钱”。

强化组织保障,周密部署实施。审计组扎实开展审前调研,制定详实的实施方案,明确审计目标、范围与重点。同时,综合运用大数据筛查、现场核查、延伸走访等多种方式,深入基金管理部门、定点医疗机构等,全面摸清基金运行情况。

聚焦三大方面,严查运行风险。精准识别对象,审查救助对象认定是否准确、合规,是否存在不符合条件人员享受救助待遇,严查“错保”“漏保”情况。严控资金安全,审查基金筹集是否合规足额、拨付流程是否高效透明,严查挤占挪用情况。关注救助待遇落实情况,审查“一站式”结算是否精准,依申请方式实施救助报销是否及时,是否存在代领、冒领,扩大救助范围等情况。

力促规范管理,提升保障效能。坚持揭示问题与推动整改并重,深入剖析审计发现问题根源,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单位压实管理责任,健全长效机制,堵塞制度漏洞,促进医疗救助基金规范高效运行,确保每一分“救命钱”都精准用于亟需救助的困难群众,切实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

关注口袋公园建设

辽宁省营口市审计局在民生实事审计中,重点关注口袋公园建设情况,以审计“小切口”精准发力,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聚焦审计重点,全面摸清管护现状。审计组将口袋公园后期管护作为监督重点,围绕设施完好度、绿化养护、安全保障等关键环节。通过实地核查,梳理出绿化损坏、健身器材故障等问题,推动民生项目从“建好”向“管好”“用好”转变。

靶向精准施策,提出合理审计建议。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组与主管单位深入交流,提出加强后期管护的审计建议,同时推动建立“日常巡查+定期维护”的长效机制。

推动整改落实,使民生工程提质增效。被审计单位迅速整改,对口袋公园进行绿化修剪,组织采购配件维修健身器材,同步排查设施隐患。通过系列整改,促使口袋公园的颜值与功能双提升,真正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幸福驿站”。

推动民生保障政策落实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审计局聚焦民生板块,将审计监督嵌入政策落地、资金流转、服务供给全链条,推动民生政策落实落地。

审计人员聚焦特困供养、高龄补贴、儿童之家建设等,通过对资金流向“一竿子插到底”,核验审批链条完整性与发放时效性。对政策落实“点对点”抽查,同步开展入户走访,核实补贴是否“应享尽享”、有无截留挪用,确保民生资金用到实处。针对社会弱势群体救助对象多、业务数据量大的特点,提请公安、财政、残联、自然资源等部门配合,整合形成低保、特困等需社会救助的弱势群体数据资料,纵向开展跨年度数据比对,对疑点数据实行“见人、见账、见实物”核查,确保发现问题“不放过”,让救助资源真正用在“刀刃上”。

策划编辑:吴昊

责任编辑:宋超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