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市县财政审计全覆盖一体化成效明显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8日】
【来源:湖北省十堰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根据湖北省审计厅统一部署,湖北省十堰市审计局积极整合市县两级审计资源,牢牢把握方案、数据、模型、力量等四个关键环节,做到“四个统一”,推进市县财政审计全覆盖一体化。截至2017年底,已实现对市县两级1399个预算单位、市本级财政四大预算和部分惠民资金全覆盖。

一是方案统一定,定时定责明确覆盖标准。围绕推进财政审计全覆盖市县同步,该局将审计方案作为以市带县、牵头管总的龙头,于年初就统一下发了《关于报送审计电子数据的函》、《关于开展全市财政大数据审计集中分析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地提高政治站位,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推动财政审计全覆盖,一把手亲自抓,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时间上充分保障。并于年初、年中、年底分三次召开全市审计局长座谈会,研究部署财政全覆盖审计工作,听取各地财政审计全覆盖一体化工作汇报。在实施过程中建立QQ群,对工作进展跟踪督办。并在数据采集、疑点分析、分散核查等关键环节,坚持由市局财政审计科统一把关,统一审核五大过程和数据采集登记表、审计分析模块表、疑点表、疑点核查报告、财政审计全覆盖工作情况报告等结果资料,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

二是数据统一管,联网联动实现动态收集。为实现数据的制度化规范化采集,该局借助电子政务网,与多个部门计算机信息系统对接,以市政府办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定期报送审计电子数据的通知》等文件,明确预算单位报送时间和要求,建立起动态数据跟踪收集体系。通过借助财政联网审计系统,对全市10个县市区的指标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总预算会计、财政专户等数据统一进行采集和转换。通过电子政务网,接入十堰市财税大数据平台,对40多个部门的业务数据每月进行更新;与房管、国土等部门联网,获取实时数据;还分享了市纪委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监督检查相关大数据。截至目前,扣除手工账和未单独记账的之外,全市1751个预算单位,已采集数据1399个,还归集了人员编制、车辆管理、公车管理等30个部门的102类业务数据。实现了对全市不动产、市场主体登记信息等核心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

三是模型统一建,分层分类开展深度挖掘。为消除基层审计人员对财政审计全覆盖的畏难情绪,该局采取以审代训的形式,整合市县两级财政审计力量统一组团,统建模型,对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单位数据与行业数据以及跨行业、跨领域数据进行综合比对和分析。建立了51个财政业务类模型开展总体分析。主要用于预算执行率、“三公经费”、非税征管、公务卡使用情况等,查找预算执行率低、公务卡使用率低、项目支出中列支人员经费、向非预算单位拨款、“三公经费”列入其他科目等疑点;建立了18个单位财务类模型开展重点分析。主要用于单位财务数据与国库支付系统、地税征管系统关联分析,查找房租收入未缴税费、固定资产未上账、大额现金支付、借用外单位和个人车辆等疑点;建立79个单位业务类模型关注惠民资金。主要用于农机、农村危房改造、残疾两补、高中助学金、中职中专学费减免等惠民到户补贴数据,与财政供养人员名单及家属关联对比,查找公职人员、村干部家属、不符合条件人员虚报冒领补贴等疑点。

四是力量统一用,数据制导强化精准核查。为提高分散核查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该局采取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区域“三集中”的原则,有效整合市县两地审计资源,实行属地化大兵团分散核查。并从质量、程序、时间等三个方面作出统一要求:在质量上,以查核疑点为主,发现其他重大问题及时转为专项审计;在程序上,要求口头征求意见,出具白皮书面审计意见书,按审计程序进行处理处罚;在时间上,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核查,严格遵守限时办结制。对集中分析出来的数据疑点,该局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组织全市87名审计人员集中核查疑点数据58381条,涉及金额24.95亿元。经核查,查实数据40670条,涉及金额15.12亿元,查实率达63.55%。在2017年度向市人大报告的审计工作报告揭露的142个单位问题中,有114个单位都来自财政全覆盖疑点数据核查,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得到市人大委员的一致肯定。(刘迪和 黄杰)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