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柱:运用“六法”开展重大政策跟踪审计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09日】
【来源:重庆市石柱县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重庆市石柱县审计局把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以下简称“跟踪审计”)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来抓。在审计中勇于实践,大胆尝试,创新开展了跟踪审计“六法”,提高审计成效。

一是用“眼”法,看重点。按照市审计局下发的审计要点,结合本县实际,围绕政策制定、政策监督、政策执行和政策效果四个环节,瞄准上级政策走向、本县工作重心、基层问题多发点、群众关注点,将扶贫资金、危旧房改造、农村公路等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生实事确定为跟踪审计重点。

二是用“耳”法,听介绍。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听取相关单位对政策的理解、政策的执行、政策的反馈以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介绍;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等方式,听取群众对政策宣传、执行效果等积极的或消极的、正面的或反面的评价。通过听,加深对政策的熟悉和了解,掌握政策落实取得的成效,为后期总结经验、建言献策夯实基础。

三是用“身”法,感体验。在“看”和“听”的基础上,审计人员下沉一线,转变为“办事群众”,开展政策措施落实“知晓度”审计。通过电话咨询、网上操作、窗口服务等渠道亲自体验、切身感受,再结合前期对政策措施的了解,快速找出政策措施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找有无政策宣传不到位、受惠群体不熟悉的情况,客观评价对政策措施执行的效果。

四是用“技”法,引导航。借助大数据审计平台,多角度、多层次收集与审计相关的数据和非数据资料,拓宽审计思路,大胆猜测各类财务、业务电子数据及非数据资料间的关联关系,充分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筛查和分析,找出政策执行的疑点或薄弱环节,严实求证,以先进技术促政策措施落实。

五是借“力”法,请外援。采取主动与部门沟通和专家咨询等措施,以弥补审计资源的不足。一方面邀请被审计单位专业人士讲解涉及的相关政策措施,促使审计人员精准掌握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便于查找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或管理“漏洞”;另一方面邀请专家咨询或主管部门指定专人全程参与重大项目的审计,弥补专业“弱项”,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六是建“账”法,续跟踪。通过积累不同时期的各种审计数据和资料,建立跟踪审计登记台账,分类序时整理,并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掌握政策措施实施前后和不同阶段产生的效应或者政策措施执行的差距,使跟踪审计更具科学性、准确性和连续性。同时,也便于领导或主审及时了解审计的进展情况、审计整改情况或者存在的问题等,为下一步审计工作或后续跟踪审计提供依据。(胥志雄)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