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审计局全面贯彻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切实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落实于履行对口帮扶政治责任的实际行动中,通过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因地制宜助推产业、发挥专业特长解决问题、创新形成长效机制等稳步推进各项对口帮扶目标任务,在落实“扶上马”义务的同时履行“送一程”责任,确保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对口帮扶村落实落地。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基础薄弱难题。印发《“访深贫、促整改、督攻坚”活动工作方案》和《“访深贫、促整改、督攻坚”工作安排表》,梳理12项帮扶任务和20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关键之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严峻复杂形势,局党组2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对口帮扶工作,围绕9个重点帮扶事项,研究制定《2020年对口帮扶工作责任清单》,为班子成员和相关处室划分“责任田”、分析问题症结、指明方法措施、明确时间节点。近3年来,帮助3个对口帮扶村协调新建公路55.5公里、人居环境改造394户、修建人畜饮水点29个,实现近300名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教育全覆盖、基本医疗全覆盖,推动“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建设基础薄弱问题有效解决。
二是因地制宜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在彭水县统一安排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的基础上,立足各村实际和优势,在五丰村大力扶持生猪黑猪养殖、帮助构建腊肉加工产业链条,养殖场改扩建完工后已达到1000头饲养规模,并与28户贫困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每户入股贫困户年均增收4800元。在龙阳村帮助构建中蜂、大米、酿酒的种植(养殖)和加工一体产业,大力打造和推广“龙阳”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贫困户增收,该品牌年产值已达到60万元。针对资金来源、贫困户入股情况、集体个人所占比重、后续经营管理和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扶贫产业资产优化和管理机制,提升产业生命力和可持续性,打造“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三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对口帮扶村信息闭塞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思想教育引导、疫情防控和卫生习惯宣传,积极协调保障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帮助解决村民外出务工问题,科学组织扶贫产业复工复产,大力发动局机关干部职工认购因疫情滞销的农产品。同时,建立“第一书记”定期和实时报告制度,持续开展本人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改善工作环境,加强保障措施,帮助解决后顾之忧。
四是创新消费扶贫模式推广扶贫产品。坚持在提升产品品质、扩宽消费渠道、争取长期合作上下功夫,通过“第一书记”在微信群直播“带货”、朋友圈宣传扩散、线下设点销售、与超市餐饮企业签订协议长期合作、发动局机关食堂与市内机关企事业单位批量采购和干部职工认购等方式,积极打造批发辅以零售的“五位一体”消费扶贫推广格局。近3年来,推广农产品100余万元,连续3年超额完成消费扶贫任务。
五是多措并举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常态化组织开展农民夜校宣讲,成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学习辅导、入户慰问、政策宣传,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培训村委会会计人员2名,安排6名贫困户大学生进局实习锻炼,4次邀请市、县级相关部门专家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选送3名产业技术骨干外出参加扶贫政策、专业技术培训。在局干部职工中募集资金10万元成立助农爱心公益超市,通过积分兑换物质奖励,形成激励机制。大力选树脱贫致富先进典型,开展道德模范故事展评,通过正面宣传和引导,贫困户的道德水平、脱贫致富愿望和参加产业扶贫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冉聪)
责任编辑:高天 |
【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