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瓯:三举措探索建立“审计+巡察”联动模式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30日】
【来源:福建省建瓯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福建省建瓯市审计局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探索建立“审计+巡察”联动模式,有效发挥审计监督的专业性与巡察监督的权威性,扎实推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协作联动,凝聚监督合力。健全机制,实施人员对接、计划对接等联动措施,强化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与市委巡察机构之间的配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构建组织领导体系。建瓯市委高度重视审计、巡察联动工作,构建了“市委统一领导,审计与巡察协同配合”的领导体制。年初审计局与纪委监委、组织部、巡察办等部门充分沟通,着力实现审计工作计划和巡察工作计划精准对接,实现经济责任审计与政治巡察的深度融合,确保审巡统一部署,实现同题共答,形成“优势互补、成果共用、效力叠加、巡深审透”的贯通融合,力求达到“1+1>2”的效果。选优配优审巡力量。建立审计人员常态化参与巡察工作机制,将20名审计类专业人员充实到市委巡察人才库,开展巡察时,抽选审计人员全程参与巡察工作。2016年市委巡察工作开展以来,共抽调审计人员参加省委巡视和市、县巡察工作33人次。同步统筹谋实效。建立审巡联动机制,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市委巡察机构与审计机关工作协调机制(试行)》,从工作安排会商、信息通报、日常工作联络、结果共享、参巡人员管理等方面,构建畅通高效的协调机制,实现审计与巡察年初统一部署、年中同步推进、年底总结提升。通过有计划的对接,既有利于发挥审计、巡察的优势,又有效避免了重复监督、资源浪费的问题。

二是方式多样,着力靶向精准。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式方法,找准“审巡联动”的切入点、结合点,在精准发现问题、提高监督质效上出实招、求实效。先审后巡,巡有重点。每轮巡察进驻前,审计部门及时向巡察组移交被巡察单位的审计报告等审计资料信息,为明确巡察重点方向提供第一手资料,助力精准巡察。同时,将审计成果运用到巡察报告中,使巡察报告更具有说服力。巡察工作开展以来,审计部门共向巡察组提供了98份审计材料。先巡后审,审有方向。每轮巡察结束后,市委巡察机构将有关审计事项的内容提供给审计部门,审计将巡察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纳入审计监督的重点内容,共同督促整改落实。同时,市审计局把巡察发现涉及审计职责范围的问题,作为该单位的专项审计内容,提出整改建议。联合审巡,叠加效应。市审计局着力打好“审计+巡察”组合拳,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的长处,助力市委的巡察工作,进一步增强发现审计问题线索的能力和质效。

三是同频共振,拓展监督成果。建立审计组与巡察组同步监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审计和巡察力量,以“审”促“巡”,以“巡”带“审”,做好审巡后半篇文章。双向监督,促进整改见实效。审计部门坚持对巡察移交的事项优先办理,以审计的再发力推动巡察发现的突出问题全面解决。市委巡察部门把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整改落实到位作为巡察工作重点,对审计整改不力的进行再压责、促落实,以巡察监督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见效。巡察工作开展以来,共发现审计跟踪整改不到位问题253个,已督促推动解决问题251个,仅有2个因历史遗留问题无法整改到位。督办联合,加强日常监督。建立动态监督配合机制,市审计局和市委巡察办实行对接专人负责制,在审计与巡察期间,坚持每周会商,互通情况,无死角督促被巡察、被审计单位抓好立行立改问题的整改落实。项目审计结束后,市审计局与市委巡察部门第一时间按规定相互移交相关专题材料,并将督促整改落实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严把整改方案、整改报告审核关口,加强对已整改问题的日常监督和长效监督,防止问题反弹,确保整改成效得到巩固和长期坚持。建章立制,推动标本兼治。对审巡过程中发现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倾向性问题,审计局与巡察办从政治站位、专业角度进行联合分析、研判会商,及时向有关单位提出整改建议,要求及时堵塞漏洞,完善制度“笼子”。“审巡联动”机制运行以来,已开展审巡会商8次,研究问题25个,督促建立相关制度8项。(黄颂红 龚永明)

责任编辑:高天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