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市审计局坚持“四抓” 提高审计执行力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27日】
【来源:湖北省荆门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审计局为更好地发挥审计机关“免疫系统”的作用,提倡人才兴审、质量兴审、科技兴审战略,坚持狠抓机关效能建设、审计质量建设、计算机推广运用和审计队伍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审计执行力。

    坚持狠抓机关效能建设。重点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年初,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全部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分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使审计干部对全年的工作早知道、早谋划,进一步增强审计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重点落实领导一线工作法。该局领导班子成员坚持调查研究在一线,随时掌握工作情况,搞好协调工作,解决问题在一线。亲自带队搞审计,靠前指挥,按照计划和“限时审结”制度抓进度,认真落实审计报告署名制度督质量。重点落实督办通报制度。从一般行政性事务工作督办,开始延伸到项目的督办,从计划项目督办到审计一线督办,形成了全方位的督办,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督一级、逐级抓落实的督办检查工作机制,保证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和高效率完成。

    坚持狠抓审计质量建设。一是抓好源头控制。推行项目公开论证制度,确保了审计立项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抓好审前准备。要求用大量时间搞审前和审中外围调查,用少量时间在被审计单位搞审计,并明确规定没有完善的实施方案,分管领导不签字,不发审计通知书。三是抓好责任落实。严格审计组长、科室负责人、法规科、总审计师(分管局领导)、业务办公会五级复核制度和审计报告实行主审、分管局领导署名制度。四是好抓机制创新。推行项目主审改革,公开竞争,并将责、权、利统一起来,健全审计质量风险金管理制度;推行严格的审计方案评审机制,着重解决审计方案与项目实施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改进审计项目跟踪检查的方法,强化质量检查和项目评比的效果;推行主审人员“现身说法”新机制,靠典型引路,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种种措施,加强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的质量控制,推进了审计执法水平的整体提高。

    坚持狠抓计算机推广运用。充分利用AO和OA两个网络系统开展工作,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一方面利用OA系统对公文处理、信息交流、档案管理等一切政务活动,实行网络化管理,所有审计项目都运用计算机编写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等,并打包上传进行网上五级复核。另一方面,运用AO实施系统强力推行计算机审计。如在今年参加的五项社保资金审计中,共研究了5个专家经验小模块,使审计工作做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实行了网络办公“四级”互通,减少了审计成本。

    坚持狠抓审计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做实三方面的工作,即: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坚持领导与群众交心谈心目标化,坚持局长接待日规范化,坚持分层次召开座谈会制度化,将各类主题活动经常化,注重人性化管理,将枯燥的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同时,以全市“解放思想,开放崛起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全面剖析、暴露并整改审计干部思想观念上、工作作风和审计方式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狠抓了科学审计理念的树立。把廉洁从审工作做实。积极探索实行了“三个三分之一”监管模式,即:三分之一的审计项目监察科与审计小组同时进点,宣布审计廉洁纪律,现场督廉;三分之一的审计项目中途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三分之一的审计项目在审计结束后,采取回访或函调的方式了解审计人员廉政纪律执行情况。同时做到廉政建设逢会必讲,警示教育常抓不懈。把教育培训工作做实。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大审计人才培养力度,邀请武汉特派办专家来进行培训授课,请党校老师上形势辅导课,请统计局专家上市情分析课,同时以局长讲党课、科长讲业务课和开展网络教学等形式,努力提高审计干部五种能力,即:协调能力、执行能力、文字综合能力、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计算机审计的能力。(陈依华)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