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审计局“十项创新”服务发展促和谐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10日】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在开展“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最满意单位评议活动中,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审计局着力于转变单纯监督观念,牢固树立起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理念和民本审计观,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方法、创新的管理、创新的机制,使审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惠及于民。
    
    一是坚持在领导模式上创新。班子成员实行以“抓好分管部门、抓好行风建设、抓好审计创新”为目标的“三维分工法”,领导干部既按分工抓业务工作,又抓分管部门的行风建设、计算机审计、效益审计、审计调查、审计理论研究、审计公告等重点突破内容,既抓竖的分管战线,又抓横的重点突破事项,领导干部全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审计一线,重点项目亲自担任组长,有效提高了整体领导能力和水平。

    二是坚持在审计工作思路上创新,在制定审计项目计划、确定审计工作重点时,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把工作思路调整到服务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宏观决策、服务新农村建设、维护群众利益上来,把关系国计民生的低保、社保、救灾、捐赠、卫生、体育、环保、交通征费、就业再就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农资金及农村通村通乡公路和新农村建设等资金作为审计重点,不仅注重查处和纠正挤占、挪用、截留、损失浪费等违纪违规问题,更注重揭示管理体制和机制障碍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政府决策当好“谋士”。

    三是坚持在审计内容上创新,积极探索部门预算执行、财政决算、经济责任、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为一体的混合型审计模式,在对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衡量政府投资的效益性,既问对不对,也看好不好,使审计工作更多地在提高社会经济整体效益上发挥作用。

    四是坚持在延伸审计触角上创新,积极推行县、区委书记与县、区长捆绑式经济责任审计,探索农村“村官”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各级领导干部严格履行职责,办好老百姓的事。

    五是坚持在审计方式上创新。改变过去单一事后审计方式,积极探索事前、事中、事后一条龙审计,对固定资产投资、专项资金审计提前介入,加强事前控制,对项目立项、论证、质量控制、项目管理、预决算及效益性进行全程监督,使审计工作更具有前瞻性,增强了预防性,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了损失浪费问题。

    六是在审计方法上创新。积极推进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的审计模式,审计工作由关注一个点转向关注一条线、一个面,使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更全面、更准确,也使审计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更具有宏观性。

    七是在审计技术上创新。积极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审计,充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采集、整理、分析、计算、排序、查询、比较等功能,有效地提高了审计效率。

    八是坚持在审计质量管理上创新。定期开展优秀审计项目评比,审计质量讲评,审计质量分析,优秀审计报告、审计信息、审计日记、审计底稿展览等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审计工作质量。

    九是坚持在审计业务管理上创新。整合资源,统一调配全局力量,实施审计项目“一体化”组织形式,较好地解决了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有效提高了审计工作效能。

    十是坚持在审计成果转化上创新。注重对审计成果的深入分析和挖掘,积极向各级领导反映情况,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落实审计公告制,并将设立审计门户网站,加大审计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知情,参与监督,形成审计、舆论、群众监督的整体合力,促进审计成果的转化和利用。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