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审计助推科教城建设驶上快车道
今年2月底,江苏省常州市审计局完成了科教城审计项目,审计工程项目金额6.6亿元。审计结果表明,近几年来,常州科教城采取建设资源共享、集约发展、内外开放等多种途径,不断探索高职教育和地方科技工作的常州模式,努力打造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企所共赢的科技创新园区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已成为常州城市的亮点和名片。不久前,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先后前往视察,并给予充分肯定。
常州审计机关十分关注科教城的工程建设。常州科教城于2003年正式启动建设,6年投入工程建设资金6.6亿元,已建成包括科教楼、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专家公寓等各类服务系统11个,以及为科技、教育、社会服务的公众共享平台,集中建设了设备先进、规模较大的现代工业中心、现代设计与制造中心和一大批上规模、上水平的包括汽车制造、数控技术等20多个有特色的项目的实验室,为科教城的发展提供了硬件保证。在此次审计中,审计机关对科教城执行政府采购制度进行了严格检查,并就及时做好与有关院校代建项目的结算,正确反映工程建设成本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招科引智首次成为审计关注的热点。至2008年底,常州市共投入301万元用于科教城创业人才的引进,共有102个国内科研机构、高校、高科技企业的研发中心和总部以及中介服务机构落户科技园区,引进高科技人才1133名。着力构建教育、科技和社会服务三大公共平台,加快推进了产学研合作,已成为常州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重要投资环境。审计机关对引智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效益进行了充分的评估,为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常州审计机关还对科教城积极扶持重点入驻机构建设发展的情况给以高度关注。审计调查表明,至2008年底,各级财政共对科教城下拨2325万元启动经费及建设经费,对中科院常州中心机电所、清华电动车(麦科卡)等16家入驻机构予以重点支持;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并及时申报。2008年共争取市级以上科技经费3043万元,其中省级科技拨款2390万元,市级科技拨款653万元,促进了一批重点机构的快速发展。(朱亦萍 曾亚波)
【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