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调查显示:福建三明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7日】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日,福建省三明市审计局对三明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审计结果表明,自2005年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以来,三明市基本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农村卫生队伍,满足了农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取得了较大成效:

       一是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新增建筑面积123933平方米,添置了多种医疗设备,2008年体系建设单位固定资产总值28700万元比2004年增加了9980万元,增长了53 %,进一步改善了就医环境,辅助检查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有效提高了诊疗水平。

       二是改善了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结构,加大了人才培训力度。截止2008年6月,全市县乡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5107人,其中本科、硕士占11.49%,大专占23.58%,中专以下占64.93%,具有高级职称人数占10.06%,中级职称28.98%,初级职称58.20%,无职称人员仅占2.76%,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局面,提高了卫生服务水平。

       三是基本解决了农民就近就医问题。包括增投项目,全市共实施106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占全市129个乡镇的82.17%,覆盖了全市大部分乡镇,有效缓解了“看病难”问题。

       四是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孕产妇死亡率由2004年的24.4/10万降为2008年的11.32/10万,提前将近6年完成福建省发展规划预期2010年降至24/10万的目标;婴儿死亡率由13.81‰降为9.92‰,提前2年完成福建省发展规划预期2010年降至10.0‰的目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7.15‰降为12.26‰,也比2006年全省农村平均水平12.91‰低。

       五是改善了居住环境。由于各地乡镇卫生院广泛宣传卫生医疗知识,人居环境与身心健康关系已深入人心,农村厕所普及率由2004年的48.23%提高到71.57%;自来水普及率由69.14%提高到77.47%。六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四年来项目单位共增加就诊人数556754人次,住院68106人次,病床增加785张,病床使用率增加22%,业务收入增加14965万元。

       但是,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传染病发病率和重大疫情发病人数却呈反弹趋势,说明农村卫生落后面貌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仍然突出。所以,仍需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确保到2010年基本建立基本设施齐全、能够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减少医疗费用负担,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实现三明市主要健康指标达全省中上水平的目标。(黄金能)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