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绩溪县注重开展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工作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1日】
【来源:安徽省绩溪县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安徽省绩溪县审计局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中,根据国家审计发展趋势和省审计厅“五年行动计划”要求,不断探索创新,引入财政绩效审计技术,及时向地方政府提出管理和治理上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合理确定绩效审计重点。根据县委、县政府当年工作重心和财政实际运行状况,注重进行审前调查,确定有关调查重点内容,通过询问、座谈、查阅等形式,搜集有关文件资料,了解有关预算支出特别是追加支出资金使用的合法性、效益性;专项资金的基本概况、进度,存在的困难以及对项目资金的管理情况,填写有关审前调查表格,并做好相关的审前调查记录。通过详实的审前调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方案,明确绩效审计重点内容。

       科学研制绩效评价指标。绩溪县在财政审计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改进审计方法,实现了财政审计逐步向效益审计方向转型。一方面注重从宏观上分析财政运行过程中资金使用的效益和存在的问题,如分析预算未细化、预算支出追加频繁的原因,专项资金开设账户多、分散管理的现状、成因及后果,专项资金多头管理导致部分项目多头申报、多头安排造成效益低下等问题。一方面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注意结合审计目标,制作相应的效益评价指标调查表格,重点审查项目资金使用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和资金使用的科学性、有效性;是否达到农业“三增”目的;揭露和纠正截留、挪用及虚假报账、套取资金、损失浪费、管理不善及环境污染等影响效益的问题。

       深入开展绩效审计调查。在审计实施中,抓住重点资金支出主线,延伸至资金使用终端,审查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在审查项目实施单位有关财务、业务资料的同时,通过与项目实施单位座谈、寻找相关项目知情人员问询、深入项目实施现场察看并获取现场图片;深入农户调查,通过农户的口述或书面材料,做好审计证据的固定工作。通过以上审计方法,可发现一些隐藏在账面背后的问题。对那些实施失败的项目,深入分析造成失败的主客观原因。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集中审计组所有力量,突击审查,查深查透。在进行审计调查时,对需要调查的事项进行整理、合并,同类问题或相同地点统一安排,并统一审计调查内容和表格。这样,既节省了时间,节约了工作成本,统一了审计评价指标,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提炼挖掘绩效审计成果。注重运用审计过程中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认真进行分析提炼,挖掘审计成果。一是查找财政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供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参考、决策。二是对审计中发现的严重违纪违规问题,及时移送有关执法执纪部门,促进成果转换。如:对某货物销售企业违规开具虚假发票、偷漏税收问题,及时移交国税部门、经国税部门查实后,对该企业进行了罚款处理,并移送公安机关进一步查处。三是促进建章立制。2008年,通过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绩溪县审计调查联动工作制度》、《绩溪县政府投资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绩溪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施办法》3项制度;并专门召开政府常务会,对所有财政专项资金的安排、支出实行县长“一支笔”审批,避免了资金多头、重复安排和乱批乱支情况的再度发生。进一步维护了财政纪律,规范了经济行为,强化了监督效力,保证了资金使用安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四是扩大了审计影响。仅2008年,财政审计就撰写审计调研文章和信息24篇,被各级党委、政府和审计报刊采用高达42篇次,其中:省政府采用2篇,《中国审计》、《中国审计报》采用5篇。(汪宇辉)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