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郯城:审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显成效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3日】
【来源:山东省审计厅】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山东省郯城县审计局牢牢把握现代审计是国家经济和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本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审计署提出的“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二十字方针,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以“抓实求新、争先创优”的工作思路,强化审计监督,增强服务意识,全面履行职责,为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抓实: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提升审计监督服务水平
    
    该局坚持“跳出审计看经济、围绕经济搞审计”,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着力突出实现宏观调控、促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方面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显著提升。
    
    ——服务财源建设,不断强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以综合预算为主线,部门预算为基础,国库集中支付、专项资金管理为关键,有选择、有重点地实现对财政资金全方位的审计监督,同时对财政资金进行效益审计,把重点放在支出效益和资金安全上。两年来,查出违规金额679万元,提出审计建议68条,全部被采纳。“同级审”工作报告以财政资金为主线,关注民生、关注环境、关注效益,既披露问题,又分析原因,提出整改对策,进一步开源节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服务城市建设,不断强化政府投资审计。郯城县审计局结合“城市建设强力推进年”活动,积极采取“同步跟进、全程跟踪、快速反应”的有效方式,先后对2007年以来的27个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报审决算总值22690万元,审定决算总值18491万元,核减金额4199万元,核减率达22.71%。工作中严格按照《郯城县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对工程项目进行严谨细致的审计,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节约了政府投资资金,确保了“民心工程”得民心。
    
    ——加强干部管理,不断强化经济责任审计。近几年来,郯城县审计局坚持“探索、创新、服务”的原则,不断加大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审计力度,在求真中科学调整思路,在务实中创新探索,不断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一是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准确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重新定位,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制度的创新。二是关注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一步丰富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三是进一步明确联席会议职能,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不仅要参与审计进点,还要参与审计座谈、审计取证和审计评价审定,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四是将审计监督工作前置,不断完善任中审计制度,进一步扩大了任中审计范围,逐步建立起以任中审计为主,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的新机制。五是加强对权力运行过程的制约和监督,有效提高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两年来,共对101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情况进行了审计。
    
    求新:以不懈的求新探索,深化审计监督服务层次
    
    创新审计理念,是审计的生命力所在。郯城县审计局牢固树立和谐审计理念,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作用,以创新的工作思路、科学的工作方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推动审计工作转型和创新发展。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不断深化“民本审计观”。牢固树立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的“民本审计观”,把关注民生作为审计工作的风向标和着力点,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资金审计调查。如:政府转移支付资金、慈善捐赠资金、社会保障资金、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补助资金、万户沼气示范工程资金、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资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政府债务负担情况、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情况等进行了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审计资金总额75582万元,查出违规金额1017万元,审计期间督促专项资金拨付到位231万元,确保各项惠民政策的贯彻和落实。
    
        ——为科学发展服务,不断深化绩效审计。绩效审计是审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审计事业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郯城县审计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减少损失浪费、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在政府投资、国有企业、财政财务收支等审计项目中,结合开展了绩效审计。把审计范围从普通的财务收支审计向更高层次的效益审计延伸,以评价资金的使用绩效。大力探索和开展绩效审计。自2007年以来共开展绩效审计112项,占全部审计项目的42%,查出帐外资产744万元,审计后增收节支3279万元。通过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为维护财政资金安全,发挥资金效益,促进制度的不断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审计事业的创新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为廉政建设服务,不断深化审计成果。2007年,针对审计中发现的招待费超支、走访支出过大等问题,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提出了“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控制招待费支出”的审计建议。在全县开展的“八项整治”活动中,将招待费整治列入了“八项整治”内容之一,并责成审计局负责该项清理整治工作。经过历时三个月的整治活动,经多方征求意见,出台了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招待费支出的标准和范围,杜绝了奢侈浪费现象,树立了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2008年,针对被审计单位存在“赞助费”支出现象,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报送了“审计要情”,并提出了审计建议。促成了有关机关下发了《关于重申严格控制礼仪庆典活动,狠刹收受“赞助费”等规定的通知》,狠刹了借礼仪庆典之机收取“赞助费”的不正之风,严格实施了责任追究。
    
    争先: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意识,创一流的审计监督业绩
    
    ——创造了一流的工作业绩。2007年以来,共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242个,查出违规金额4108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5711万元,上缴财政金额362万元, 固定资产核减额4199万元,审计决定执行率达到100%。提交的审计报告、专题分析、审计要情、审计信息335篇,被地方领导和上级机关批示采纳137篇。
    
    ——建成了一流的审计队伍。2008年内审协会被评为“全省优秀审计协会”,连续多年被评为市“文明单位”、“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县“最佳服务单位”,连续3年在行业内被评为“全国通联信息先进单位”,先后获得各种集体荣誉五十多项、个人荣誉百余人次。
    
    ——树立了一流的社会形象。近年来,有二十多项审计项目被上级业务部门通报表彰,有2个AO应用实例受到了市局通报表扬,县妇幼保健院审计AO应用实例被推荐上报了省厅,2007年预算执行审计项目被省厅通报表彰,《2008年计算机审计专家经验》被国家审计署表彰。在全省“审计机关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及审计机关成立25周年征文活动”中,共有四篇征文被省审计厅通报表彰。
    
    创优:以“好字优先”的发展要求,优质高效地完成审计监督任务

    为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建成一流的审计队伍,树立一流的社会形象,优质高效地完成审计监督任务,郯城县审计局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为基础,在服务中监督,在监督中搞好服务,努力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

     ——加强以实战为重点的能力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围绕争做“查账能手、调研高手、计算机强手和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的“四手”活动,为优化审计队伍知识结构,出台了《2008年审计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实施方案》,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通过以审代训、以会代训,“请进来、走出去”,请专家授课,由业务骨干轮讲等方式,开展了财政审计、地税专项审计、农业审计及财政支农资金审计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并先后到江苏省邳州市、新沂市、东海县、赣榆县审计局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交流,达到了相互促进的目的。

    ——加强以项目为重点的精品建设,全面提高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衡量审计工作成败的关键。郯城县审计局重视审计项目质量管理,积极开展“审计项目质量建设年”活动,科学安排审计项目计划的制定和任务分解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统筹兼顾,采取公开摘牌和重大审计项目民主推荐主审及推荐参与科室的方式,合理安排审计项目计划,收到良好的效果,也达到优化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锻炼“四手”目的。为提高审计质量,规范审计行为,鼓励多出审计精品,还组织开展了县级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执法水平,推动了审计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加强以廉洁为重点的作风建设,提高了审计的公信力。始终牢记“为审不廉,满盘皆输”的理念,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纪律和各项廉政规定,相继制定了《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关于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活动方案》。每年年初,局主要领导与科室负责人签定了本年度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逐步形成了“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能为”的防范机制、“不敢为”的惩处机制、“不必为”的保障机制。并开展了“做勤政表率、促科学发展”主题教育和民主评议局机关科室等活动, 切实做到了以评促纠,提升审计形象,提高了审计人员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自觉性。

    ——加强以和谐为重点的审计文化建设,提高了机关的文明程度。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紧密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满足干部职工的文化教育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谐机关建设,努力改善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弘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公务员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成为各方面的先锋模范。(李景雯)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