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市审计局“三步走”稳步推进绩效审计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5日】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安徽省淮南市审计局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分“三步走”,循序渐进、扎实有效地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一步:统一认识,先谋而后定。为切实增强审计干部的效益审计意识和理念,该局不断强化对效益审计知识的宣传学习、理论研讨和业务实践。通过举办培训班,实务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及时为审计干部开阔眼界、充电补课;积极组织开展绩效审计技术方法和评价体系研究,撰写的多篇论文被网站和杂志采用。目前,学习、开展绩效审计已经成为广大审计人员的自觉行为,从而在全局形成了一个积极研究效益审计、深入探索效益审计、努力实践效益审计的良好环境。

    第二步:科学定位,选准突破口。一是树立“效益审计无所不在”的理念,在日常审计中引入效益审计的内容,每一个审计项目、每一份审计报告都要充分挖掘、分析和体现绩效;二是从专项审计调查和跟踪审计入手,将政府投资审计作为效益审计的切入点,并由对政府投资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竣工决算向建设项目向以制度评审、绩效考核为主要目标的现代绩效审计转变。审计中,重点对项目可行性进行评价、检查建设成本的真实性、管理程序执行的合法性与合规性、并对建设形成的效益效果进行评估,同时注重揭示管理和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有效的建设性意见,并及时以审计信息、审计要情等形式向市委、市政府上报。如:在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效益审计中,对基建程序、财务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撰写的《审计反映部分单位存在占用、滞留市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征地及拆迁补偿款问题》信息,引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高度重视,均作出批示,促进了有关问题的及时解决。

    第三步:由点带面,向纵深拓展。根据淮南审计现有能力和审计资源的现状,在认真调查研究、把握全局、了解总体的基础上,选择一些重点单位、重点资金、重点项目和重点行业作为试点,由点带面、逐步深入,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摸索了方法、积累了经验,为效益审计的逐步规范、全面开展做好准备。从2008年起,相继开展了沉陷区治理工程、市体育文化中心、污水处理、山南隧道工程等十几项效益审计,并尝试利用社会审计资源参加审计,选聘4家中介机构作为8个政府投资(3.23亿元)的市政项目的审计协作单位,初步测算可节约财政资金3500万元左右。今年,又首次将绩效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同步开展,揭示了部分单位专项资金使用不合规效益低下、部分政府投资项目高估冒算、未能实现预期经济和社会目标等问题,获得了市人大常委“把握重点、关注绩效、如实披露、勇气可嘉”的赞誉。(崔燕)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