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砀山审计局确定2010年审计项目转型提升思路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12日】
【来源:安徽省砀山县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根据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和安徽省“2010审计提升年”活动要求,砀山县审计局在认真研究审计转型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时效和高度为着力点,确定了2010年审计项目转型提升思路。

    一是从“微观到宏观”注重抓好国家政策执行情况审计。依据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该局要求2010年审计业务项目都要有“政策审计”的内容。重点关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关注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关注招商引资过程中能源资源和环保政策的执行情况,关注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和担保政策执行情况,关注土地征用和拆迁安置补偿政策执行情况,关注新增政府主导性城镇公益项目政策性符合情况,关注国家涉农惠农及民生政策执行情况等,切实从根本上发挥审计服务大局的“免疫系统”功能。

    二是从“表面到实质”全面抓好财政运行风险分析审计。根据审计署确定的“财政审计大格局”理念,该县明确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要以“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为主线,以“财政五大预算八大专户(五大预算即财政一般预算、基金预算、第二预算、采购预算、社保预算;八大专户即财政社保专户、财政危改专户、财政采购专户、财政预算外专户、财政支农专户、财政经建专户、财政工资支付专户、非税收入归集专户)审计为依托。在把握预算执行总体情况、关注预算执行结果及资金平衡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审查可用财力状况,政府负债及其对财政的后续影响风险、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财政运行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财政安全状况,界定财政运行风险程度,使预算执行审计体现出宏观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实现财政审计转型档次的提升。

    三是从“审事到审人”进一步抓好经济责任审计。从2010年起,全面实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审前预告制度,离任经济责任事项交接制度,审计问责制度,审计结果运用和整改制度。明确经济责任审计重在“问责”和“问效”, 重在“勤廉双优”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审计报告必须反映领导干部行使民主决策权和执行权时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问题,分析领导干部行使公权力支配资金过程中的合规性、合法性及绩效情况,从横向和纵向对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进一步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的转型深化。

    四是从“重点突破到以点代面”普及抓好绩效审计。2010年该局规定要在2009年绩效审计占审计项目50%的基础上,大胆扩面、大胆探索,在预算执行项目、专项资金项目、行业审计项目、政府投资项目、经济责任项目等五大项目中全面开展绩效审计。要求从审计立项、审前调查、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审计评价、审计报告、成果开发等各环节进行总结,形成一批绩效审计实用案例,切实提升绩效审计的档次和水平。

    五是从“个案到行业”重点抓好行业审计中体制机制制度层面问题成因分析。2010年该局计划开展教育系统行业审计,查清全县2009年度教育经费收入来源总量,分析收支结构,积极探讨影响城乡教育布局均衡性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影响城乡教育资源协调性发展的制度性缺陷,影响城乡教育经费使用绩效的管理性漏洞。站在宏观和全局的角度去揭示问题,站在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去查找问题成因,从根本上提升审计业务工作层次。 ( 吴孝千)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