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建立四项机制深化审计转型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26日】
【来源:浙江省义乌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今年是受后金融危机影响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背景下,审计如何紧贴经济形势开展工作是审计机关的主要命题。浙江省义乌市审计局按照省审计厅提出“主动跟进 深化转型”的总体思路,以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作用为目标导向,计划建立“四项管理机制”,以进一步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努力推进审计创新转型。

    建立网格化立体监管机制。将审计监督与服务融合到日常管理当中,力求在“点”上谋突破,“线”上求创新,“面”上抓落实。一是点上建立纵向联网审计工作机制。与财政、财务核算中心(公共资产管理中心)建立数据对口连接,“跟进”财政资金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定时定期分析变化趋势,及时发现风险和管理漏洞,同时继续实践和总结数据式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方法,推动审计信息化发展。二是线上建立平面分片联系机制。将全市审计对象按片按行业划分为五个区块,分别由职能科室对口联系,及时“跟进”对口单位重点是上年度被审对象和本年度安排审计的对象,掌握和收集其日常重大动态、政策落实、制度建设和投资管理风险情况,将审计监督放在事前和事中。三是面上促进全市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机制。抓住机构改革这个契机,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在全市镇街、部门、国企等重点单位构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框架,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通过内部审计“跟进”镇街、农村(社区)工作、“跟进”国资企业运营、“跟进”机关下属二三级单位的监管,同时在评价农村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方面作一些探索,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相辅相成,在全市形成一张审计监管网络。

    建立精细化管理机制。整合内部审计人员和外部审计资源优质,从项目到人员实行精细化管理,提质提效,提高执行力。一是发挥专业审计小组作用提高审计质量。成立绩效审计小组、工程审计审议小组、资产审计小组和计算机审计攻关小组四个专业审计小组,同时强化特约审计员工作,发挥专业审计小组人员专业特长优势和特约审计员行业专家优势,克服基层审计机关人员少、打破科室界线后专业审计不突出问题。主要是利用绩效审计小组和特约审计员能力和智力,强化重点审计项目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成果导向性,提高审计结果报告的质量和层次;利用工程审计审议小组的专业性提高工程审计项目的洞察力;利用资产审计小组的调研与总结,探索建立资产审计的方法体系;利用计算机攻关小组的专业性带动全局信息化建设发展。加快审计工作创新转型。二是明确管理程序提高审计效率。进一步明确内部管理各项流程和有效组合,通过建立工作督办机制、建立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本查询库、完善审计项目三级复核制度以及按照绩效审计管理办法创新审计项目管理等,提高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性。三是实行干部过错责任追究约束审计权力。完善审计干部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以制度约束行为,预防审计风险。

    建立督查问责机制。完善体制机制强抓审计整改与落实,提升审计成果利用,推进责任政府建设。一是探索经济责任审计问责评价制度。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责任追究制度和探索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主体的问责性审计的评价方式和成果运用形式,为考核和评价干部、稳步推进领导干部问责制做好服务。二是建立联合检查制度。联合纪检监察、组织、检察院及相关的财政、国资等单位对上年度审计对象和重大审计项目整改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强化审计整改落实。同时,配合人大对重点领域开展审计调查,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三是建立审计信息公开机制。制定审计信息公开管理制度,对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程审计和审计调查实行审计信息公开分类管理办法,不同的审计项目采取不同程度和不同环节的审计信息公开方法,接受社会监督,防范审计质量与廉政风险,切实提高审计监督透明度和公信力。

    建立人性化培养机制。按照“适才适用”的原则,定岗设人发挥审计干部特长优势和积极性,形成人性化培养审计人才的机制。一是分类培养管理人才提高综合素质。制定年度主题学习培训计划,使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的审计干部能接受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二是激励工作学习成效提高创新能力。制定审计干部培养实施办法和工作学习成效记分办法,鼓励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和专业职称考试,同时将年度学习、工作成效进行量化评分,结合审计行业特点让每位干部获得对自己综合考评的认知机会。三是强化党支部和工会作用营造良好氛围。通过支部和工会开展一些主题活动,为审计干部创造更多交流沟通的机会,让思想的碰撞点燃工作学习的热忱。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