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审计机关积极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0日】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政府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如何管好、用好建设资金,确保工程建设安全有效地推进迫在眉睫。特别是汶川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亚运场馆建设项目、迎亚运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等重大建设项目,是社会和百姓关注的焦点。为此,广州市委、市政府指示市审计机关加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力度,堵塞损失浪费的漏洞,防止贪污腐败问题的出现。怎样才能落实好党委、政府的要求,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广州审计人认真学习、探讨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审计 “免疫系统”功能这一命题,响应审计署号召,把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作为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先行先试的一个探索。转换审计思路,变“秋后算账”为“跟踪审计”,加强“疾病预防”。虽然没有成熟的理论和经验可以借鉴,但广州审计人具有敢于创新的信心、大胆尝试的勇气以及克服困难的决心。在2009年新春伊始,他们拉开了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序幕。

    对汶川援建项目实行全方位、全过程跟踪审计。2009年初,按照审计署的统一部署和广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广州审计人创新审计组织方式,采取派出审计组审计和常驻审计相结合、前方审计和后方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在时间上实时监督、在空间上就地监督的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基本保证有审计人员驻守前线,“贴身防守”。初入汶川,满目疮痍的情景令审计人员心情沉重。灾区余震时有发生,交通危险、物资供应紧缺、居住和办公条件不佳,建设环境恶劣,摆在审计组面前的是重重的困难。也正是这些困难,凝聚了审计组团结的力量。他们采取“五加二”(即星期一至日工作),“白加黑”(即白天工作至黑夜)的作息时间,深入施工现场,深入工程建设第一线,采取不定期、不通知的检查方式,随时抽查援建项目。他们全面跟进,把握重点,宏观到援建规模、重建规划、资金筹集、计划安排,微观到援建项目投资、质量、进度、安全四大控制以及资金、财务管理,无一不在审计人员的视线范围之内;同时突出审计重点,做到有的放矢,从重点领域、重点内容、重点项目到重点环节,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力保不出现审计盲点。他们领略灾后恢复重建审计精神,坚持预防为主,审计人员从投资决策开始就参与监督,对援建项目在规划落实、资金管理和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的34项问题及时发现,并向有关各方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其中20项已完成整改,其余14项正在整改。及时完善了援建项目概算审核制度,促进了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减少了影响工程管理和质量的不利因素,做到“边审计,边促进整改、规范和提高”,力求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不出问题、少出问题,特别是不出大问题。在援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在建设者们一年多来用心建设下,汶川威州的小学、医院、自来水工程、住宅安置小区等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援建项目先后交付了使用,汶川一小项目获得了四川省灾后援建工程“天府杯”金奖。

    提前介入、抓住重点,整合力量,打好亚运建设项目审计攻坚战。亚运建设项目具有数量多,分布广,投资大,专业强等特点。开展亚运建设项目审计最大的困难在于审计力量不足,不单纯是数量上的不足,还有结构上、质量上的不足。他们首先,抓重点审计项目,先从亚运城和亚运比赛场馆入手,从体制、机制、制度、管理方面着手,重点审计其组织管理、规划与计划落实、土地管理和征地拆迁、建设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建设项目的进度、质量、投资控制等方面的情况。其次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和跟踪方式。组织下级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关,聘请专业人士参与,运用常规的派出审计组、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等方式相结合,开展跟踪审计工作。有些项目审计从决策起开始介入,有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加以介入,走访和调查了亚组委、建设、计划、规划、财政、土地管理、征地拆迁、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等政府部门或机构以及代建、招标代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全方位地了解情况,听取他们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半年内查阅相关文件13 394份,抽查建设项目34个,建设支出53.70亿元。发现亚运工程在征地拆迁、基建程序、工程管理方面存在51项问题,其中37项问题得以及时整改。基本做到边审计,边整改。促进了项目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切实履行职责,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上下联动,分步实施,注重时效,做好治水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珠江污水治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覆盖面广,涉及广州市十二个区及县级市的581条河涌。广州市审计局精心谋划,统一部署,整合全市的审计力量,建立上下级审计机关联动的机制。根据治水项目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分阶段实施跟踪审计,优化审计方案。第一阶段主要跟踪检查市各级政府治水项目部门责任落实情况,规模、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情况、制度建立情况,治水项目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情况;第二阶段重点跟踪审计治水工程建设、管理情况。他们十分注重审计的时效,在审前调查阶段发现了治水项目在资金管理和执行基建程序上存在问题,立即向市治水领导小组作了专题报告,有效防止了这些问题的蔓延和扩大。对治水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予了坚决查处,及时制止和纠正治水工作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提高了治水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了治水资金和项目的管理。

    要创新,也要规范,通过建章立制,促进跟踪审计健康发展。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是审计机关越来越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如何规范和加强审计监督,解决长期以来困挠和制约审计执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都迫切需要通过制定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相关法规来加以解决。2009年初,广州市审计机关启动了《广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办法》立法工作。同时,为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做好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制定了《广州市审计局关于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调查)工作的意见(试行)》。《办法》和《意见》对跟踪审计的方案编制、审计对象、审计形式、审计方式、审计内容、重点、审计人员配备、审计台账登记、审计文书等方面作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以期规范和指导广州市审计机关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行为,促进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通过1年多的实践,广州审计人体会到,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更需要突出审计重点、创新审计方式、及时发挥审计成果、把握好审计独立监督的尺度、优化审计人员配备。广州审计人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初露锋芒,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作用。越来越多的部门、单位都变被动审计成主动要求审计,对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这一观点十分赞同。但摆在审计面前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的矛盾日益明显;缺乏开展跟踪审计工作的具体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难以把握审计监督的独立性与参与项目管理之间的尺度,风险较大,等等。对此,广州审计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明确责任、防范风险”的原则,把跟踪审计做得更有实效。一是对审计监督职责准确定位。审计的职责是监督,不负责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具体工作,不参与决策和管理,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二是完善审计工作机制。整合审计资源,充分利用社会中介机构力量,组织熟悉工程管理的外部专家参与审计,但严格约束外聘中介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执业行为。三是严把审计质量关。根据跟踪审计特点,建立跟踪审计各环节质量控制程序和制度,确保审计取证充分、审计报告真实、审计结论可靠、审计建议可行。落实质量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最大限度地防范审计风险。四是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更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员的审计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打造复合型审计人员使之与审计任务相适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审计机关面临的审计任务会越来越艰巨,广州审计人将继续着力推进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不断地探索,开拓创新,冲破惯性思维的束缚,不断提升跟踪审计的层次和水平。(凌峰 陆新泉)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