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市构建跟踪审计保障机制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0日】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相继出版2部专著,先后3次走上审计署培训班的讲台,吸引34个国家最高审计机关官员前来考察、全国50多个市审计机关实地“取经”……江苏省常州市跟踪审计的辉煌成绩引人瞩目。如潮好评中,常州审计始终保持冷静,以理性思考、有力举措着力防范审计风险,提升审计质量。自2009年起,江苏省常州审计大胆试水第三方监督,先后异地聘请数十位审计专家,检查5个跟踪审计项目,在“查补漏洞”的同时,修订完善多项制度,有效保障了跟踪审计的规范有序,对构建跟踪审计保障机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防范审计风险的迫切需要

    2010年3月2日,一次特殊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在常州监狱召开。因受贿20多万元锒铛入狱的江苏某市审计局原投资审计科科长朱某,声泪俱下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经不住金钱诱惑,从一名审计业务骨干、优秀公务员、后备干部沦为阶下囚的经历,令在场的审计人员心灵为之震动。“前车之鉴”警示审计人:从制度层面构建跟踪审计保障机制势在必行。
    常州市审计局局长周效华分析说:“当前跟踪审计存在的风险,一是审计定位风险,缺位、错位、越位等均可能成为审计隐患;二是业务素质风险,跟踪审计涉及建设工程众多不同专业,审计人员对不甚熟悉的专业发表审计意见,存在的风险可想而知;三是廉政风险。审计要面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不同的利益主体,审计意见影响各方利益分配,各种诱惑也随之而来。同时,聘用外部力量参审,一旦制约措施和手段跟不上,腐败也会随之而来。”构建跟踪审计保障机制的作用首先就体现在强化审计干部自身“免疫力”上。

    第三方监督很有效

    早在2009年,常州市审计局就大胆试水第三方监督,先后异地聘请数十位审计专家,检查5个跟踪审计项目,在“查补漏洞”的同时,修订完善多项制度,有效保障了跟踪审计的规范有序,对构建跟踪审计保障机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外聘专家曾对常州市陈渡小区经济适用房项目的跟踪审计质量进行抽查、复核。经对总额达3580万元的工程结算款进行复查,误差率不足0.5‰。检查情况表明,常州的审计干部过得硬,同时在执行相关政策、完善审计依据等方面,还有改进、提升的空间。
    近两年来,常州市审计局先后邀请江苏省审计厅投资处、直属二局及盐城市审计局的20名工程领域审计专家,对该市高架道路一期工程、快速公交工程和经济适用房工程等5个跟踪审计项目进行审计质量检查,抽审金额超过20亿元,并就发现的问题一一进行了约谈、整改。在监督人员的选择上,该局外聘的专家与被监督对象不存在利害关系,以确保监督的客观公正。同时,所聘专家全部来自该局建立的专家库,具有较高资质和专业水平,以确保监督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在监督对象的选择上,该局根据项目规模大小、周期长短和复杂程度,从每年的跟踪审计项目中抽取检查项目,以确保项目的典型性。
    参加工程审计的同志说,专家的评审,每次都是一次“考核”和培训,既增强了廉政意识,又提高了业务水平。

    以制度保障和巩固审计成果

    2011年春节刚过,常州市审计局就选调精兵强将成立了审计业务监督处,确立了“狠抓审计业务质量、投资审计先行”的战略目标。该局还制定《常州市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操作规程》,明确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处理方法、评价标准,使跟踪审计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
    该局在投资审计领域推行第三方监督的基础上,逐步将这一机制扩大到其他审计领域,提升监督广度和深度,以“预防、揭露、抵御”为目的,着眼防范、着力规范,创新思路,跟踪问效,促使审计人员养成按制度办事、在监督下工作的习惯,保证审计始终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待每个工作环节,不留任何隐患。
    引入外部监督不仅全面检验了跟踪审计的成果,也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常州市审计局对检查中发现的不良“苗头”及时敲响警钟,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错误酿成大错误,并将检查结果与干部的考核、奖励和晋升挂钩,在确保监督实效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审计执行力。审计人员则居安思危,大家钻研业务的劲头更足了、严格自律的“弦”绷得更紧了,在自我监督和相互监督上有了更高要求。(舒畅)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