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审计厅积极创建文明和谐机关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7日】
【来源:湖南省审计厅】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湖南省审计厅积极开展以“文明、和谐、发展”为主题的文明创建工作,在审计实践中努力做到文明审计、公正执法、优化服务,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近五年来,该厅先后获得了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级文明标兵单位等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26项。在巩固以往创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该厅党组又进一步确立了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和省级文明行业的奋斗目标。总结该厅近年来开展文明创建工作的做法、特点和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领导高度重视,以科学的理念引领文明创建。该厅党组历来把文明创建工作放在一个较高的层次去思考、去谋划,形成了清晰而明确的指导思想:抓文明创建就是抓队伍建设,抓文明创建就是抓业务工作,抓文明创建就是抓规范管理。审计任务再重、工作再忙,也要把文明创建抓上去;工作时间再紧、资金再少,对文明创建也要舍得投入;只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促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在省厅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全省各级审计机关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厅机关成立了由厅党组书记、厅长任组长,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文明办,具体负责创建的日常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处室配合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职工共同参与,上下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
    干部职工积极行动,以良好的风貌投身文明创建。一是结合本职工作创先争优。将创建活动与各自的工作实践相结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改进业务技能,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进取奉献精神,圆满完成了审计署和省委、省政府安排的各项任务。近年来,我厅“芙蓉标兵岗”、“巾帼建功”、“五四青年奖章”、“青年岗位能手”、“审计标兵”等先进典型层出不穷。
    二是努力践行文明审计理念。坚持把文明审计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依法审计与实事求是并重、揭露问题与完善体制机制并重,有效提升审计工作层次与水平。
    三是依法廉洁从审。全体审计人员把廉洁从审当成审计工作的“高压线”和“生命线”,2009年以来,全面执行审计署新颁布的审计纪律“八不准”,在审计现场公示审计纪律、公布举报电话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共走访和回访了146个被审计单位,40多次进入重点审计项目、审计现场,并对部分审计项目进行了全程跟踪监督,没有发现违反审计纪律的行为。
    狠抓业务管理创新,以扎实的内功推动文明创建。该厅在创建文明单位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文明创建工作融入审计实践之中,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同步推进,在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上下功夫,将文明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有效的举措不断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走出了一条富有审计特色的文明发展之路。
    从2007年初开始,该厅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审计权能“四分离”改革,即将审计业务流程划分为计划、实施、审理、执行四个环节,并设置相应的四类业务部门来分别履行这四种审计权能,打破了原来一个审计项目由某一个业务部门一包到底的做法。这场被社会各界誉为“破冰”的审计制度创新,蕴育出了一股强劲的改革张力:
    第一,一个运转规范有序的法治型机关正在形成。依法审计是审计监督的生命线,是机关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与新的审计业务管理模式相配套,该厅先后修订完善了32项权力运行制度,明确了审计计划、审计项目现场实施、审理、执行等审计业务流程和工作规程,形成了系统化的审计业务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促进了机关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行。
    第二,一个完善机制体制的创新型机关正在形成。不断探索和完善业务管理模式,在新的管理模式下,该厅还进一步创新审计成本控制制度,每个审计项目成本核算都细化到人到天,并实行了外勤经费自理。通过建立健全审计项目成本管理机制,有效控制了现场审计时间,使每个审计项目平均节省成本30%左右。
    第三,一个呈现蓬勃生机的进取型机关正在形成。厅党组因势利导,全面推行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和公开选聘制度。三年来面向机关选拔了正、副处长35名,处级干部、非领导职务干部轮岗交流89名,面向全国选调公务员10名,面向社会招聘高学历人才15名,为整个审计团队承载新一轮创新和挑战打下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第四,一个打造一流业绩的效能型机关正在形成。2010年,该厅查出违纪违规问题金额20多亿元,比改革前的2006年增加了143%;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率、审计建议采纳率和审计收缴入库率高达99.24%、100%和100%,分别比2006年提高了30.6%、28%、22.6%。在人员编制没有增加、工作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管理创新成为促进审计工作实现新跨越的动力之源。
    第五,一个强化自身监督的廉政型机关正在形成。通过一分为四的内部分权制衡机制,压缩了审计执法的弹性空间,规范了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在审计过程中,严格遵守审计纪律“八不准”,强化审计廉政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建立和完善了审计纪律公示、审计组廉政监督员、审计廉政回访监控、纪检监察现场督查、审计廉政责任追究等五项制度。这有效预防了审计不作为或乱作为现象,从制度上强化了审计机关自身的“免疫”机制。
    积极开展主题活动,以和谐的文化丰富文明创建。该厅建立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教育培训体系,切实做到了“人人都在教育之中”,“时时处于培训过程”、“事事从培训开始”。目前,以厅党组中心组学习为龙头,集中辅导培训为主体,处室学习和干部自学为补充的学习体系正在形成,研究型领导、学习型干部正成为一种良好导向。先后开展了“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主题活动、“作风建设主题月”活动、“领导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保发展”主题活动等,把“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厅党组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严”“暖”结合,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集体归属感。厅领导坚持做到了“四个必到”,即: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生活问题了解到,生病住院看望到,结婚生子祝贺到,家人去世慰问到,从而使干部职工真切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组织了全省审计系统“我为文明审计添光彩”演讲比赛,以及多种文体活动,有效地激发了机关活力。在省直工委组织召开的机关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该厅作为典型代表做了题为《以“三个创新”推进审计机关文化建设》的发言。
    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以坚实的硬件保障文明创建。审计信息化是审计领域的一场变革,对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做好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是文明创建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厅机关加大了资金投入,用于保障金审工程二期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净化、绿化、美化”机关环境,是建设文明单位的重要标志。近两年来,该厅先后投入近千万元,用于30多项硬件建设,建起了设施齐全、环境整洁、安全有序的花园式机关,使广大干部职工安居乐业。该厅先后被芙蓉区绿化委、长沙市绿化委、省绿化委评为区级、市级、省级园林单位。注重抓安全管理,强化了院内安全防控,已连续两年被省综治委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廖湖波)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