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六个紧贴”认真贯彻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8日】
【来源:湖北省十堰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日,湖北省十堰市审计局组织全局干部认真学习《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根据《规划》提出的审计工作的新目标和新任务,结合十堰实际,该局提出实施十堰审计科学转型升级,突出“六个紧贴”认真贯彻“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实现十堰审计在“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  

    一、审计内容紧贴发展规划。一是关注政策。密切关注中央、省、市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揭示和反映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关注民生。对教育、社会保障、住房、“三农”等专项资金要认真检查,从严查处损害人民群众利益问题,促进惠民政策落实。同时密切关注财政、资源环境、民生、国有资产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及时提出对策建议,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三是关注效益。要密切关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制止铺张浪费等问题,让有限资金发挥更大效益。对投资结构和重大建设项目,特别是“一城两带”建设中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资金使用效益要重点跟踪,确保国有资产运行安全、工程质量安全。对资源环境保护资金管理使用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要认真检查,揭露和查处破坏资源、危害环境安全等问题,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四是关注责任。密切关注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中的重大经济活动、决策程序、基建投资、土地出让等,科学合理评价,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履责、规范用权。五是关注案件。要以查处重大案件线索为突破口,力争多移交经济案件线索,多查处大案要案。

    二、审计手段紧贴发展规划。一是突破审计分散格局。要坚持科学划分审计类别,探索构建大财政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三驾齐驱”的工作大格局,统筹管理审计项目,使审计协调性和操作性更强。二是突破审计资源欠缺。要针对审计力量不足、审计专业人才有限的实际,采取“三打破”,打破领导分工界限、打破科室专业界限、打破人员职责界限,探索对重大投资或突发事项的审计,采取整合分工、上下联动、重点攻关的方式,集中力量打“攻坚战”。要有效整合现有审计资源,探索将专项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结合起来,避免审计的重复。要积极借助社会专业审计力量参入政府投资审计,全面提高审计效率。三是突破审计方法束缚。要从传统的审计方法中变革出来,探索实施“三入手”工作法,从被审计单位业务职能入手、从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在单位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入手、从信访反映要点和外围入手,准确地把握审计重点和突破口,揭露和查处被审计单位在履行职责中的突出问题。要防止就账论账,单纯查账的方法,综合运用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赋予审计的权力及其有关手段,加大审计力度。四是突破审计技术障碍。要坚持用数字化带动信息化,用信息化推动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增强在信息化环境下查错纠弊、打击犯罪、规范管理的能力。要积极开展以在线审计、实时审计为特征的联网跟踪审计,全过程监督财政资金流向。要积极开展分析性复核、询证、审计抽样等方法,多途径实施审计监督。

    三、审计管理紧贴发展规划。一是项目管理规范化。要严格审计项目管理,完善审计项目分类管理办法,对全市审计对象进行普查,建立审计对象数据库,实行分类管理、分类安排、分类实施,提高审计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审计质量管理全程化。认真执行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等法律规范,不断完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审理制度、定期检查制度和审计分析制度,做到全过程控制审计质量。三是审计风险管理常态化。深入开展审计风险教育,认真执行审计署和省厅下发的审计风险防范意见,形成我们特色的审前、审中、审后化解风险防控体系,坚持制止消化问题、以审谋私、个人决定的现象。四是内部管理制度化。建立与省厅考核指标对应的综合考核办法和以绩效为主的量化考评办法,不断完善民主决策、督办整改、审计分析等制度,强化干部责任、激发干部活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机关环境。五是机构管理效能化。围绕不同阶段审计工作重心和市政府打造效能机关的要求,不断探索机关效能管理的新模式,建立健全与审计科学发展相适应的机构、人员体系。

    四、审计成果开发紧贴发展规划。一是要着眼于管理规范,促使被审计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积极运用审计成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堵塞管理上的漏洞,推进审计成果运用由微观上向宏观上升级。二是要着眼于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坚决将查出的重要案件线索移送纪检监察、检察机关进一步立案查处,推进审计成果运用由行政处罚向依法追责上升级。三是要着眼于服务干部选任和政府绩效考核,力促审计成果直接与被审计单位领导年度考核、表彰、干部选任挂钩,与被审计单位的荣誉授予和政府奖励挂钩,推进审计成果由适当参考向直接运用上升级。四是要着眼于社会公信度提高,对一些查实定性和有影响的审计结果,及时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推动审计成果由内部通报向社会公开上升级。
    五、审计问题整改紧贴发展规划。一是坚持向审中整改推进。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易整改问题,边审计、边要求整改,边审计、边检查整改落实情况,防止抓大放小、因小失大。二是坚持向全员抓整改推进。坚持查处与整改并重,每个审计人员既是问题的揭露发现者,也是问题的整改督办者。要在审计结果通报中,提出硬对硬、实打实的问题整改建议,并督促落实到底。三是坚持向部门联动抓整改推进。对审计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由党委、政府有关领导或“两办”督办室牵头,会同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等相关部门联合督促问题整改,并及时通报整改进展情况。四是坚持向制度整改推进。积极争取党委、人大、政府的支持,出台审计整改有关文件,建立健全审计整改报告制、审计整改督查制、审计整改问责制等,及将整改情况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报告,通过完善审计整改机制,促进被审计单位主动自觉去整改审计问题。

    六、审计参谋服务紧贴发展规划。一是有高质量的精品项目。充分利用接触经济领域广、掌握情况准确的职能优势,运用好审计调查,多出高质量的审计精品项目,多出领导所需的审计产品,在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上体现审计价值。二是有“谋士”的作为。善于发现问题、归纳问题,注重解决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主动当好“政府谋士”,促进有关问题的解决。三是有思考的深度。不断提升思考问题的深度,针对问题产生的根源从微观思量向宏观思考扩延,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症结,服务领导科学决策。四是有畅通的渠道。创新审计参谋服务的载体,办好“审计专报”、“审计参阅件”等,使反映审计情况的渠道畅通便捷,使我们的审计精品能及时进入领导视野。 (刘斌 邓琼)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