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宁咸安区多举措防控投资审计风险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6日】
【来源: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审计局始终把防范审计风险作为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坚持“立足防范,警钟长鸣”的原则,把握审计质量“生命线”,构筑廉洁从审“高压线”,分点布控、层层设防,着力打造清正廉洁的金字招牌,取得良好的效果。自2006年成立基建投资审计股以来,没有发生过一起行政诉讼案件,没有一个审计人员因不廉政问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该局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制度,构建风险防控体系。2008年,咸安区出台了《咸安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开展政府投资审计提供了基本制度保障。为有效防控投资审计风险,咸安区审计局不断完善制度,采取多种措施,建立起“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约束新体系。依据《办法》,相继制定了《咸安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操作规则》、《咸安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操作流程》、《咸安区审计局最高限价(标的)审计流程》、《咸安区政府投资审计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进一步细化了审计程序,规范审计行为,以此指导和规范全区的政府投资审计工作。

    二、多层布控,严把风险防控关口。围绕政府中心工作,采取分步实施,多层布控等方式,在审计项目安排上监控项目的可行性、合理性,力求方式多样、方法多元。

    (一)把好项目安排关。一是紧密围绕咸安区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和公众普遍关注的热、难点问题,科学安排投资审计项目计划,妥善处理好中长期计划,指令性计划与临时性计划的关系,确保审计项目计划制定的科学性。二是所有政府投资审计项目均由该局基建投资审计股自行审计,没有以任何形式委托给中介机构,有效地规避了审计风险。三是为避免承担过多的审计责任和损失,影响审计机关的信誉和公信力,对不具备审计条件的建设项目实行了“缓”审计策略。如在对区某政府投资项目审前调查时发现,建设单位提供的现场签证单要素不全,现场签证与承建方的施工日志明显不符,而且变更项目没有设计单位的变更通知书,审计环境不具备开展审计的前提和条件,当即中止审计,责成建设单位进行整改,待审计条件具备后再行审计。

    (二)把好审计实施阶段关。一是注重运用被审计对象信息,确定审计前调查的重点和内容。二是严格执行现场审计运作规程,坚持以资金流为主线,从项目管理和工程质量入手,抓住工程招投标和承发包,材料采购,设计变更和工程结算等控制环节。三是实行审计组之间互派监督员的办法,形成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协作配合的审计业务管理和运行模式。努力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从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上为风险防控打下基础。

    (三)把好审计审理关。对审计结果实行六级审理制度。即审计组之间相互复核,项目主审复核,部门负责人复核,分管副局长审理,主管业务副局长审理(专职复核人员),局长审理。同时,对重大投资项目建立政府投资审计项目业务质量综合会审制度,参会人员包括分管基建投资审计工作的领导、分管审计业务副局长、审计组成员、专职复核人员、纪检监察人员,通过审计业务办公会对审计结果进行最终控制。

    三、多点设防,突出风险防控重点。为确保政府投资审计业务管理模式在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上运行,咸安区审计局将质量意识、风险防控意识紧紧贯穿于投资审计运行的全过程,根据审计三个阶段的权力运行特点,各有侧重,有效实施分段防控。

    一是工程公开招投标前的最高限价(标底)审计风险防控。对于建设单位报送的标底,审查该工程项目概、预算的编制是否严格执行了有关规定,编制是否准确,有无粗估冒算等问题。如区某光缆铺设工程最高限价审计,建设单位报送的预算为146.5万元,其中PVC110塑料管主材单价为76元/M,通过审计,对照设计图纸,以及市场调查询价,参考咸宁城区信息价,最终审定主材单价为18元/M,审定工程最高限价为45.8万元,仅此一项就审减工程造价100多万元,审减率达到68.7%。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而且有效地防范了审计风险。

    二是跟踪审计风险防控。近年来,该局对区政府重点投资项目以及投资金额大、建设工期长、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实行了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实施跟踪审计过程中,一是准确把握好跟踪审计切入点,找准审计工作定位,注意介入的时点、关口、环节、事项等,在法定职权内开展工作,不参与决策和管理,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二是坚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全过程,积极参与基础工程、隐蔽工程的验收,做好现场取证笔录,由甲、乙、审计和监理四方会审会签证后才能加以封闭,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量的真实性,为日后更好地开展决算审计打好基础。三是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力争取得各方的支持与配合,使跟踪审计工作顺利实施。四是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领导、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帮助整改。

    三是竣工决算审计风险防控。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工程取费及材料价差等监控点进行控制,几年来,该局共计完成264个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和审计调查,审计投资项目总额7.91亿元,共计审减投资额1.35亿元,平均审减率达到17.2%。如区某旅游线路立面改造工程审计,在涉及面广(7个乡镇)、任务重、责任大、时间紧的情况下,该局合理安排、逐户核对,在规定的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了区领导交办的任务。建设单位上报给区政府的改造户数为1083户、工程造价为501.7万元,经审计,审定工程造价为372.1万元,审减户数83户,核减投资额129.6万元,审减率为25.8%。区领导相当满意,对审计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四、以人为本,构筑防腐思想防线。审计风险问题归根结底是质量问题,而决定审计质量最直接的因素是人的素质。为此,咸安区审计局不断加强对投资审计人员的教育引导,着力营造拒腐防变的氛围,立足根基,多方位构筑思想防线。

    一是落实廉政责任制。该局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建立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审计人员支持和参与的防控体制和机制。每年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同步签订了廉政建设责任状,使廉政建设与审计业务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有效增强了审计廉政风险防控的约束性。

    二是树立廉洁从审的理念。坚持正面教育,树立先进典型,召开专题座谈会,局领导亲自上台讲廉政党课,邀请区党校老师进行“廉政警示”教育,并由此延伸开展一系列讨论交流活动,强化廉洁从审意识,时刻提醒投资审计人员加强自我监督和约束,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和个案及时预警,并通过谈心疏导、批评教育、问责问廉等形式,进行了及时处理。

    三是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学习是审计人员永恒的主题,该局采取多种方式,营造学习氛围,教育审计人员要有学习的危机感和责任感,由此扩大知识面,着力提高投资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综合分析、组织协调能力,以适应投资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避免“非故意”审计风险的发生。

    四是加强对外聘审计人员的管理。因审计任务重、时间紧,该局在某些政府投资项目聘请外部审计人员参与审计。外聘人员由局机关统一组织聘请,根据《咸安区政府投资项目聘用审计人员管理办法》的规定,签订责任状,建立外聘人员档案,纳入局统一管理,实行动态淘汰制、责任追究制,廉政纪律问责制,对不符合要求的外聘审计人员及时调整。如该局曾外聘一名社会人员对区某项目进行审计,审计结果出来后,对其审计情况进行了审理和复核,发现工程审计结果有明显失误,且误差率超过规定的3%,审计结果无效,由局机关迅速启动复审程序,另派审计组重新对该项目实施审计,并将此人列入“黑名单”。(童新民 江涛 )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