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应城市着力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0日】
【来源:湖北省应城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今年以来,湖北省应城市财政审计以“两个报告(向本级政府提出的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结果报告和受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会提出的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需求为出发点,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审计对象,统筹审计资源,整合不同审计类型,着力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取得了明显效果。
    
    ——合理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前,先到财政等有关部门调查了解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掌握财政资金的流向,结合满足“两个报告”的信息需求,选择财政财务、专项资金和政府投资审计等项目,并确定各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围绕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确定其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使全年的审计项目形成了目标统一、内容衔接的有机整体。
    
    ——统筹人力资源。以财政审计大格局来谋划和统领该局审计业务工作,打破股室界限,统一安排任务,协调专业特长,统筹调配审计力量。有效地解决了各业务股室间任务不均、人少事多的矛盾。
    
    ——扩展财政审计的广度和深度。在重点关注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延伸调查了该市农业局、国土局、环保局等六个部门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并对调查取得的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查找部门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脱离年初预算的原因,揭示了部门预算在编制中存在着大量上年结余资金和上级专项资金未编入预算、预算执行进度不均衡部分单位结余资金过大、收支脱钩部门追加资金较多等问题;在综合分析六个部门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的基础上,将六个部门的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实际执行情况与财政部门的预算定额标准进行比较,发现实际商品和服务支出年人平2.2万元,人均支出大大超出预算定额,除了个别单位支出管理不严格造成开支过大的原因外,财政部门在制定预算定额标准上也存在着不够科学、脱离实际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分别向财政部门和有关单位提出了要充分调查、科学合理测算制定切合实际的预算定额标准,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审计建议,得到了市人大和有关部门的认可。
    
    ——有机整合不同审计类型。以满足“两个报告”的需要为目标,整合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多种审计方式,从多方面取得需要的信息,实现审计资源共享,避免了重复核查,降低了审计成本。将部门预算审计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之一,制定了部门预算审计表,统一部门预算审计的口径和取数标准,对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取得的部门预算审计数据统计分析后纳入财政审计报告;对在财政审计中的资金分配和流向数据应用于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严汉成)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