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慈溪审计局“四条妙计”拨开民办文化培训市场迷雾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2日】
【来源:浙江省慈溪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日前,浙江省慈溪市审计局在对该市民办文化培训学校专项审计调查过程中,充分发挥审计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打破固有审计思路,积极创新审计方式,采用“四条妙计”拨开全市民办文化培训市场迷雾。
    
    一是“化繁为简”,即对分散无序的审计资料进行整合。审计组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目前该市民办培训学校登记审批由市教育局、文广局、民政局等多个部门进行复合管理,获取的培训学校登记管理资料数量巨大、口径不一。审计组根据审计目标利用计算机资源建立了数据库,依据审计需要以“审批管理部门”、“培训内容”、“注册地区”等基本内容作为索引,摒弃原有的分类模式将审计资料进行重组排列和汇总分析,为下一步的审计调查取证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借力助力”,巧借外力推动审计调查。面对审计资源有限但培训学校众多、部分培训学校对审计不甚了解甚至可能对审计调查产生抗拒心理等问题,审计组巧借外力,与市教育局、市民办培训学校行业协会合作调查。在确保审计调查的完整性、代表性的前提下划定抽查范围;利用教育局监管资源将审计调查的目标和具体要求进行传达。该项措施不仅有力保证了审计效率的提高、审计风险的降低,也同时促进了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是“独辟蹊径”,即通过探索新型审计方法深入文化培训市场。根据审计组掌握的情况,该市无证办学、逃离监管的文化培训学校大量存在。面对这种现状,审计组发散思路、创新方式,采取街头走访、广告搜集、现场访谈、拍照取证、注册登记核对等多种方法进行调查,较好地掌握了文化培训市场无证办学的整体情况。
    
    四是“内外结合”,跳出账本进行审计。在审计调查中,审计组发现许多培训学校财务制度建立不规范,有的甚至不建账核算,多数学校财务资料无法真实反映经营状况。面对这种困难,审计组灵活取证,对抽查学校开班、收费、房租等情况进行现场摸查,结合同类培训学校的收入利润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对经营状况进行重新评估,从而有效把握了培训学校基本收入情况。(毛彬斌)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