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第一高楼”审计树立“新地标”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1日】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来,有着江苏常州“第一高楼”之称的常州现代传媒中心项目主体封顶。据悉,这座集广播电视,互联网站、动漫、出版、影视等多种文化创意产业及国际五星酒店、酒店式公寓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智能大厦,不仅以333米的高度成为常州的新地标,而且创下了工程审计的多项“新地标”。
    
    ——第一次提出设立清标环节。从资格预审到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合同审核,审计人员全程监督每一个环节。在弱电工程的资格预审中通过实地考察,成功将5家弄虚作假单拒之门外;对一份土建招标文件及合同审核就提出审计意见100多条。针对目前评标时间短、评委不负责任、评标走过场的现状,该局开创性地提出设立清标环节,即,由建设单位、招标代理单位和审计人员组成清标小组,在评委开始评标前先对投标文件进行逐项梳理,核对是否响应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并将清标情况列成表式提交评委。该举措大大减轻了评委的工作量,也有效防止评委不负责任、随意打分现象的发生。
    
    ——第一次成功阻止区域性不合理材料调价。2011年,在该大楼施工的关键阶段,常州地区22家商品混凝土供应企业结成价格联盟、单方面向建筑企业发出调价通告,并威胁若不满足要求就停供,且其他单位不得供应。土建施工单位欲把风险转嫁给建设单位,也相应提出调价申请。审计人员了解到由于传媒中心混凝土的用量特别大,其它政府项目都在关注调价风波的进展,一旦妥协,其它项目都将跟风而上,势必大大增加建设成本。故在工程建设指挥部会议专题讨论此事时,审计组明确表示: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明确以信息指导价的涨跌为调价依据,超出此范围的调价一概不予认可;混凝土供应企业与建设单位并没有合同关系,该争议仅限于施工单位与混凝土供应商之间;施工单位应严格履行合同,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但建设单位有义务帮助施工单位向建设主管部门反映和协调,由政府相关部门出面制止混凝土供应企业的价格垄断行为。最终,价格垄断以失败告终,避免了一场区域性的混凝土不合理调价。
    
    ——第一次提出建立约谈制度。针对招投标市场中普遍存在的挂靠及借资质投标现象,审计组提出有必要在开标前约谈潜在投标单位公司总部领导,约谈组由建设单位、纪委、检察、审计等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现场项目部存在施工组织不力,延误工期、施工质量不高、不能严格履行合同等苗头性问题时,立刻约谈公司总部领导,向其通报现场项目部工作情况、分析原因、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整改。约谈制度实施后,所有参建的施工、设计、监理、咨询单位的公司领导基本都参加了约谈,有力保障了项目高效、优质、顺利地推进。(承晓青 范建军 曾亚波)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