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安:一份审计建议 做大葡萄产业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0日】
【来源:湖北省公安县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湖北省公安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边缘,长江中游荆江南岸,207国道贯穿全境,国道两旁密布一望无际的葡萄园。该县的葡萄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种植规模和产量已居全省第一位,品牌影响力日渐凸显。葡萄产业成为公安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高效产业、致富产业,这缘于4年前的一份审计调查报告。
    
    2009年,公安县审计局将涉农专项资金列入审计重点,重点审计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农业板块扶持资金等12项涉农、惠农专项资金。审计发现,这些专项资金部分存在“人情关”,采取了普惠制。全县431个村,每个村都安排有1-10万不等的惠农专项资金,而对一些特色农业未能集中投放资金,无法发挥其效益性。对此,该局向县委、县政府上报了《关于整合部分惠农专项资金做大做强葡萄产业》的审计专报,提出了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建立专业合作社、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举办“葡萄节”的建议。

    公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审计建议,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迅速组建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财政、审计、农业、国土、科技、水产、农机、扶贫办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同时,由政府办公室牵头,各涉农部门配合计划整合10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葡萄产业发展。各乡镇随即组织成立合作社,实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生产领导,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市场销售,及时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帮助解决生产、销售中的诸多实际问题。县农业局、科技局逐步调整葡萄品种,实行技术创新,成立示范科技园,推广一批外观好、品质高、耐贮运的维多利亚、香妃、红地球、红玫瑰等欧亚优质葡萄品种,实现“双向调控”“双禁栽培”“套袋”技术以及“三沼”综合利用等一些提早、促优的先进栽培技术,提高产量质量,抢占市场先机,提升经济效益。
    
    经过四年的发展壮大,公安县的葡萄产业规模由小变大。葡萄种植面积由2009年的1.5万亩发展到现在的4.5万亩。重点产区埠河镇种植面积达3.5万亩,全镇60%的村较大规模种植葡萄。埠河镇因此被列入国家星火富民工程万亩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国家葡萄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站示范点,中国葡萄科普示范基地。在品种模式上,全县葡萄由最初群众自发引进的2-3个品种,发展到现在10-20主推品种。在产业效益上,在国家葡萄产业体系、中农大、华农大、省农科院、长江大学等科研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葡萄亩产收入达1.2万元,是水稻的10倍,棉花的5倍。特别是葡萄产业的大发展,呈现出“兴一业,带百业”的良性互动局面,小葡萄带动了大产业。在品牌影响上,经过县委、县政府加大宣传推介和扶持力度,公安县连续三年成功举办“葡萄节”。2011年6月3日,温家宝总理亲临埠河镇东风村葡农何义芳的家里询问葡萄收益情况。当得知种葡萄每亩收入近1.5万元时,总理十分欣慰,他希望公安县把葡萄产业布局谋划好,品种结构调整好,销售品牌打造好,种植能手培育好,把葡萄产业建成公安农民发家致富的产业。
    
    如今,公安县的葡萄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产业,成长型产业和致富型产业,预计2012年葡萄总产量达10万吨以上,产值超4亿元。一些以前接受过审计调查的葡农表示:“衷心感谢党的惠民政策好,感谢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感谢审计部门的建议,让我们的小葡萄种出了大家业。”(曹勇)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