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市审计局突出“能干、会干、实干”选人用人导向
近期,湖北省武汉市审计局根据审计工作需要,采取差额竞争上岗方式,按照严格的组织程序,创新干部选任方法,选拔任用了21名处级干部。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该局既注重坚持原则要求,又注意结合审计自身特点,积极探索“让能干者有舞台、会干者受追捧、实干者得实惠”选人用人新路子,努力促进德才兼备、崇尚实干、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一、优化笔试命题内容,突出“能干”考核。“能干”是该局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之一。为了把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干部选拔上来,该局通过委托命题方式,在优化笔试内容、改进命题方法上进行有益尝试。一是在考核内容上,紧紧围绕局机关建设和审计工作发展的实际,按照“干什么、学什么、考什么”原则,把学与用结合起来,干与考结合起来,向一线“埋头苦干”的干部“倾斜”,向善于思考、能干事、会分析的干部“倾斜”;二是在命题设计上,着眼于考察实际能力、专业学识与岗位要求匹配度,把单纯“考知识”转变为“考能力、考素质”,综合考量竞岗干部对所从事工作的认知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所竞争职位的前瞻性思维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综合考察竞岗干部的宏观视野、全局观念、辩证思维和科学审计理念,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干的考得上”,避免死记硬背、考用脱节的“高分低能”现象。
二、实行计算机闭卷考试,突出“会干”测试。当前,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审计工作面临的主客观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传统思维方式、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运用计算机开展审计工作已成为审计干部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和要求。根据审计工作要求,一般干部都要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办公和管理,业务干部必须会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和AO审计实施系统实施审计。该局积极跟进信息化进程,着眼审计工作要求,在笔试关键环节,采用计算机机考的方式,在机上闭卷答题、审计分析、作审计工作底稿,在测试干部综合业务能力的同时,测试干部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
三、业绩加分从高从严,突出“实干”导向。在严格遵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务员职务晋升一般规定的同时,为鼓励审计人员干事创业,争创一流业绩,该局对竞岗干部任现职以来取得的创优成果、荣誉、专业证书,实行业绩加分。业绩加分遵循从高从严原则,如:对参与的审计项目获得省以上优秀审计项目奖项的,按照奖项等次和担任的审计组长、副组长、主审、小组长角色,分别梯次加分;对参与撰写的计算机审计方法、AO应用实例获得审计署优秀奖,或审计论文获得审计署优秀以上奖项、湖北省审计厅一、二等奖项的,分别梯次加分;对获得全省审计系统先进个人、省级以上主管部门相关工作先进个人,以及全市优秀党员、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标兵和优秀青年称号、公务员考核立三等功的,分别梯次加分;对取得高级审计师、高级会计师、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国际内部审计师、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证书和审计署计算机中级证书的,每项加基础分。这些具体的加分规定和要求,起到了“风向标”作用,有利于促进干部实干、创先争优。
四、公开参选干部信息,突出民主“公选”。为了寻求突破,该局在干部竞岗工作中作了一些探索。一是把“尺子”交给群众,召开全局干部动员大会,公布干部选拔任用的职位、条件、程序和方法,并在局域网上公示;二是让群众充分酝酿评判,把竞岗干部述职报告打印成册发放各处室,并在局域网上“晒”出需要公众了解的竞岗干部相关信息;三是实行业绩审核认定,由专门成立的业绩审核小组,对竞岗干部填写的“业绩表”,如任现职以来承担项目独立查处主要问题或案件线索,主持组织实施全局性管理活动或制定全局性制度、规章、办法,以及计算机审计案例、审计科研成果、审计信息等“审计衍生产品”情况,进行逐项逐条审核认定,在确认其真实、可靠性后,提出具体加分意见,并在局域网上公示,有利于群众民主测评、推荐、监督,也有利于避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情况发生。(张年德)
【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