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探索实践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力求实现“五大转变”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1日】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今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审计局在开展26家市直单位2012年度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积极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力求实现“五大转变”,扎实推进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工作。

    一、在审计理念上,从单一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向纵横结合的审计模式转变。该局积极探索纵横结合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模式。纵向“一盘棋”,即由局行政事业审计处牵头制定审计工作方案,提交局办公会进行充分讨论、修改,正式发文;项目执行过程中打破处室界限,同步实施;审计项目统一工作要求,审计结果统一由行政事业审计处汇总,形成汇总报告。横向“一盘棋”即审计模式从单一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转变为预算执行、经济责任、资金绩效“三位一体”的审计模式,全面关注部门预算收支的执行情况、党政机关负责人廉政纪律执行情况和预算执行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益情况。

    二、在审计目标上,从查错纠弊向促进公共财政建立转变。该局在实施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时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现有效监督,在服务中体现审计价值,通过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管理、预算监督等方面的审计,认真总结财政及有关部门在整个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功的经验,通过各种有效渠道,向政府、主管部门、有关单位传递、通报、借鉴,以共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实现审计目标从查错纠弊向促进公共财政建立转变,有效促进公共财政的建立。

    三、在审计范围上,从一般预算资金向整个财政性资金审计转变。该局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今年对26家市直预算单位的审计中更加关注年度预算执行的系统性,从预算编制、收入组织、资金拨付、预算执行到绩效评价,既强化预算执行审计,并把支出作为审计重点,也把非预算管理的政府资金全面纳入审计范围,实现对全部政府性资金的全方位审计。强调在一个大的公共财政资金和资产运行框架内,沿着整个财政性资金的走向,共同来审视市直财政资金运行质量和存在的问题,反映和揭示宏观、微观层面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审计建议。

    四、在审计内容上,从常规财务收支审计向效益审计转变。针对以往财政资金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管理”,各部门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争项目争资金上,而忽视资金使用效益,导致行政成本加大和公共资源浪费的问题,该局注重从常规财务收支审计向效益审计转变,积极开展绩效审计,既关注财政资金用得“对不对”,更关注资金用得“好不好”,推进提高各部门的理财水平。该局提出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要向市人大、市政府提供有关公共资源和管理方面的信息,评价公共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且分析缺乏有效性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不仅要发挥制约作用,而且要从建设性的角度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在审计成效发挥上,从追求单个项目效应向追求综合效应转变。一是紧紧围绕财政“同级审”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自觉为“两个报告”服务;二是由职能处室牵头,对26家市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报告进行整合,将分散的,孤立的问题归集起来,从体制上、制度上剖析问题,提出高质量的综合报告,为宏观决策服务;三是积极探索实施市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促进部门预算公开,推动“阳光财政”。(吴震雄)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