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推动行政机关领导干部经责审计监督全覆盖
今年2月以来,江苏省徐州市审计局积极推进行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入发展,转变思路和工作模式,通过合理分配审计资源、明确审计方向、突出审计重点等多种手段措施,积极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全覆盖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
一是合理分配审计资源,突出重点部门和事项。
该局引入风险分析基础法,将审计范围内的公共资金、资产、资源按照部门单位、事项等进行风险评估和排队,风险大的行政机关和事项优先审计,风险小的根据局年度计划项目统筹安排,如将行政机关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预算执行、专项资金审计等结合,通过“一拖N”等项目组织方式进行。二是明确审计方向,查找案件线索。
该局提出“带着疑点去审计”的新思路,强调在正式审计前做到“有目标、有重点、有线索”,主要采取措施如下:利用计算机数据中心,搜集被审计单位的信息数据库,结合以往审计的历史数据,对比分析,掌握最新动态,如任期内新增专项资金、新增重大项目支出等,确定新重点;积极同纪检、检察等部门协作,多方位多角度搜集审计线索;加大审前调查力度和广度,通过调查表、中层领导逐一访谈等多种方式,确保调查取得实效。三是巧借外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该局勇于创新,主动借用外力,一方面借用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内部审计力量,弥补审计人力的不足;另一方面从社会上聘请、借用部分专业人才,如环保、造价、评估方面的专家,探索建立了专家人才库,丰富了审计知识结构和层次;同时,该局成立计算机审计分析专家小组,由局计算机人员牵头,社会计算机专业人才为辅助,加强对财政、地税等大数据的挖掘分析,有效提升了行政机关经责审计的广度和深度。四是突出审计重点,确保审计质量。8大项,16分项关键审计要素;二是,重点关注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重大经济决策的“目标、程序、执行、效果”,重要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围绕工程项目建设、政府采购、“三公经费”等重点和关键环节进行核查;三是,多项结合,突出实效,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将查账和实地调查结合,将财务和业务、管理结合,将重大决策和风险效果结合,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审核,确保全覆盖取得实效。(李修虎)
针对新形势、新要求,该局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进一步明确审计重点。具体包括,一是细化审计重点,结合地方实际,将新规定中的审计内容细化为【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