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坚守,让价值在奉献中闪光——记审计署国际合作司一处处长赵兵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31日】
【来源:中国审计报】
字号:【大】 【中】 【小】
     
    说到他的生活轨迹其实很简单,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开车往返于外交部、外国驻中国使领馆、审计署、机场之间。说起他的性格,直爽、大气、随和,待人总是客客气气的,是典型的“老北京”。再说说他的工作,总是和一堆厚厚的申请表格还有护照签证打得“火热”,看似枯燥繁琐,他却乐在其中。他,就是审计署国际合作司一处处长赵兵。

    坦然面对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挑战

    2014年3月26日,赵兵去外交部拿回了中国参加联合国审计人员的最后一批签证。看着手中最后一张“成绩单”,他难掩心中的激动:“很有成就感,总算没有辜负署领导还有参与联合国审计的同事们的期望。”

    2008年7月,中国审计长履任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委员后,中国审计署开始承担联合国审计任务。在6年的任期中,中国审计署先后派出160多个审计小组,投入审计人员近800人次,前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圆满完成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大学等120多个联合国项目审计。这么大的人员规模,要办理多少护照签证?赵兵清楚地回答:“6年, 1200多人次。”

    新的任务、新的视角、新的规则,对于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中国审计人来说是一次考验,对于赵兵来说,也是职业生涯中一次重要的挑战。

    从进入审计署国际司工作以来,由赵兵经手办理的护照签证太多太多,但是接触联合国审计的护照签证还是头一回。“还记得办理第一批联合国审计人员签证时的感受,就一个字‘慌’。因为对于当时的国际合作司来说,办理一个要持续6年的大型外事项目是没有任何经验的。护照签证是中国审计人员踏出国门的第一把钥匙,我必须保证他们能够顺利出去、顺利回来,这是我的职责,容不得半点含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赵兵变压力为动力,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把凡是和联合国审计有关的所有内容吃深吃透,经过和境外司的同事们多次商讨,终于研究出了一套适合中国涉外审计人员护照签证管理的有效模式。“在意见征询环节,我们在每年年初就开始作项目计划,做到心中有数,提早谋划,即使出现突发状况也可以做到从容应对。针对发放邀请函事宜,我们与联合国沟通,提议由联合国授权发放,进一步保证了被审计对象的认可和配合。对于签证管理,我们了解到原来参与联合国审计的人员除了境外司的同志外,还有来自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署驻各地特派办、派出局,甚至还有高校的老师和国企的工作人员,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是第一次出国,于是我们制作了一整套流程,并设计了专门的表格方便他们填写。针对审计人员回国后的护照签证监管,我们也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这一系列的措施,大大提高了涉外审计人员护照签证办理的效率,为联合国审计人员顺利出发和返回提供了保证。”

    用周到的服务解决审计人员的后顾之忧

    由于联合国审计属于国际事务,工作时要考虑到世界各地的时差,加上联合国审计的很多重要节点恰逢中国的节假日,所以早出晚归、24小时随时待命,已经是赵兵习惯的一种工作节奏。“前方的审计人员工作很辛苦,作为提供后勤服务的我们来说更不能懈怠。”赵兵说。

    随着国际发展形势的需要,近年来联合国审计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其中不乏一些欠发达国家、战乱国家、非建交国家。这些国家中有的没有驻华使馆,即使有也是在一些难找的胡同或是居民小区里,有的则由于刚刚建立政权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使领馆制度。赵兵说:“再难找也要找到,要不厌其烦地去跑、去问,这样才能全面地了解各国不断变化的外事规则,才能让自己少走弯路,给审计人员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办理联合国审计签证与一般签证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要经常处理一些紧急的突发事件,需要办事人员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赵兵是个不善言谈的人,却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尤其体现在处理一些棘手和紧迫的事上面。”国际合作司司长周维培这样告诉记者。

    有一次,境外司负责人要去几个联合国审计项目组进行业务督导,需要从北京出发,途径东帝汶、厄立特里亚、苏丹、达尔富尔、黎巴嫩、乍得,再回到北京,按照签证一般15天的时限规定肯定完成不成此次行程。赵兵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与外交部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为该负责人加急办理了护照和签证。“两个词形容赵兵‘耐心、细致’,有好几次凌晨给他打电话处理紧急事件,他都随叫随到,正是他周到的服务让联合国审计人员没有了后顾之忧。”章轲说道。

    记者在对赵兵的采访中偶然翻看了他所有的个人材料,有一封去年外交部向审计署国际司发来的感谢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信中对赵兵在长期从事因公出国护照签证工作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感谢,并授予他“优秀专办员”的称号。这不禁又让记者回想起临别时赵兵送给自己那句共勉的话:“‘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所有的工作都是这个道理。”(本报记者 韩雪)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