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太原特派办:以“四库两组三平台”建设为抓手 推动资源环保审计能力持续提升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31日】
【来源:审计署太原特派办】
字号:【大】 【中】 【小】

审计署太原特派办资源环保审计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办分党组确定的“能力提升年”主题主线,结合资源环境审计特点,以“四库两组三平台”建设为抓手,持续提升资源环境审计队伍各项能力素质。

一、注重日常积累,做好“四库”建设

资源环境审计对象多,专业性、政策性较强。为提升审计人员宏观分析能力,提高快速把握审计重点的能力,支部将青年干部按专业特长,分成4个组,做好日常“四库”建设,即“省情省貌库、政策法规库、疑点线索库、审计成果库”建设,注重积累涉及资源环保方面的省情数据、政策依据、问题疑点、成果利用等。在审计项目开始前期,针对审计项目内容,从储备库中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比如,在某省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从省情省貌库中提取到的信息显示:该省煤焦、煤层气等产量居全国前列,由此产生的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所在区域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部分地市纳入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范围,生态环境保护地位尤为重要。基于上述信息,审计组将审计重点迅速聚焦到流域水污染治理、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汾渭平原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和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等重点内容,提高审计效能。

二、强化创新引领,抓实“两组”建设

为了鼓励创新,推动青年干部成为科技强审的中坚力量,支部围绕审计中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发挥“理论研究组”“数据分析组”双驱动作用,开展政策研究和数据分析,分工协作、精准靶向研究分析,大大提高审计效能。数据分析组坚持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一是充分占有数据。深入了解被审计对象信息系统建设情况,最大限度采集、占有资源环保相关数据,列出明细供大家使用。二是充分发挥数据分析团队作用。设立项目数据分析主审,组成分析团队专门进行数据分析,利用项目进度、绩效评价等电子资料,匹配“项目流”“资金流”电子数据,核查相关问题。三是充分用数据“画像”。对重点事项进行“电子还原”和“电子跟踪”,如针对流域内水污染现状,努力将断面监测坐标、排污口坐标、污水处理厂坐标进行电子落图,图像还原水质变化情况,查找水质变差的根源。理论研究组以研促学,以学促干。针对干部长期出差,且分散在不同审计项目的特点,通过微信、学习强国APP,组建了“资源环保审计党支部”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群,利用“快题手”小程序,采取接龙问答、交流辩论等形式,拓展审计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如青年干部分别对“地理信息技术辅助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路径研究”等题目进行分组研究,理论研究成果形成的部分文章,被《审计观察》等杂志刊发。

三、突出实战锻炼,发挥“三平台”实训作用

坚持“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以实效为目标,提升青年干部能力,突出“三平台”实训效果。一是建立实务导师平台,处内分为5组结对导师,两人一组,以老带新,优势互补,分大气、水利、国土、林业、矿产等专业组,开展深入研究学习,同时注重各组间人员“一专多能”能力的培养。二是建立双向交流平台,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升干部业务能力水平,处室克服人少事多的困难,选派2名同志赴署交流学习,拓宽视野,提升沟通协调等能力水平;同时以“论道资环”论坛为平台,邀请审计署资环司和本处室有丰富资环审计工作经验的同志,从审计工作站位、重点审计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撰写等方面,结合审计工作体会,为全处室干部授课,进一步提升处室干部审计业务能力。三是建立审计实践平台,将审计实践作为提升能力的第一跑道,以审代训,每个人定任务,定指标,提高能查、能写、能说能力,定期检查成果;大胆起用年轻干部担任大项目的主审,处级干部做好指导,青年同志通过担任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重要项目的主审,接受了锻炼,经受了考验,增长了才干,进步显著。通过以上途径的培养,处室年轻干部的审计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汪智刚)

责任编辑:欧立坤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