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成都办在灾后重建跟踪审计中积极开展计算机审计
为进一步创新跟踪审计方式,促进计算机审计手段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审计署驻成都特派办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审计中,多方面探索运用计算机手段进行审计,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整合资源,探索联网审计方式。该办在充分调查研究相关部门灾后恢复重建信息化系统运行情况后,利用四川省发改委等部门建立的灾后重建规划项目数据库、年度计划数据库等信息系统,跟踪项目安排和资金计划的进展情况。该办还积极与四川省财政厅对口联系,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支付系统终端探索联网方式,对资金拨付使用情况进行及时跟踪。
二是关注民生,选择重点审计项目。该办主要对涉及民生的城乡住房补助资金进行了计算机审计。城乡住房补助资金,面对数十亿补贴资金和数十万户受灾户数据,要做到一一核实非常困难。为此,审计组根据情况,分析研究对策后,最终确定从受灾户花名册的电子数据入手,运用计算机筛选出有疑问的受灾户记录进行延伸调查,尽可能使受灾户的数据真实有效,保证补助资金的正常、合理发放和使用。
三是积极推广,促进了地方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能力的提高。在计算机审计试点取得初步效果以后,成都办又利用召开全省灾区审计机关经验交流座谈会的机会,将计算机审计经验毫无保留的向各灾区审计机关推广。此外,审计人员还深入阿坝州高海拔受灾县等计算机运用水平较低的审计部门,现场指导灾区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的运用。
四是成效显著,促进了灾后恢复重建顺利进行。运用计算机审计手段,审计查出部分灾区存在受灾户数数据统计不准确、多报受灾户数、多发放补贴资金的问题。地方政府部门根据审计组提供的线索积极进行自查自纠,对不符合政策的受灾户进行了核销,并清退财政补助资金。(张彦)
一是整合资源,探索联网审计方式。该办在充分调查研究相关部门灾后恢复重建信息化系统运行情况后,利用四川省发改委等部门建立的灾后重建规划项目数据库、年度计划数据库等信息系统,跟踪项目安排和资金计划的进展情况。该办还积极与四川省财政厅对口联系,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支付系统终端探索联网方式,对资金拨付使用情况进行及时跟踪。
二是关注民生,选择重点审计项目。该办主要对涉及民生的城乡住房补助资金进行了计算机审计。城乡住房补助资金,面对数十亿补贴资金和数十万户受灾户数据,要做到一一核实非常困难。为此,审计组根据情况,分析研究对策后,最终确定从受灾户花名册的电子数据入手,运用计算机筛选出有疑问的受灾户记录进行延伸调查,尽可能使受灾户的数据真实有效,保证补助资金的正常、合理发放和使用。
三是积极推广,促进了地方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能力的提高。在计算机审计试点取得初步效果以后,成都办又利用召开全省灾区审计机关经验交流座谈会的机会,将计算机审计经验毫无保留的向各灾区审计机关推广。此外,审计人员还深入阿坝州高海拔受灾县等计算机运用水平较低的审计部门,现场指导灾区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的运用。
四是成效显著,促进了灾后恢复重建顺利进行。运用计算机审计手段,审计查出部分灾区存在受灾户数数据统计不准确、多报受灾户数、多发放补贴资金的问题。地方政府部门根据审计组提供的线索积极进行自查自纠,对不符合政策的受灾户进行了核销,并清退财政补助资金。(张彦)
【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