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成都办在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中“开门”搞审计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8日】
【来源:审计署成都办】
字号:【大】 【中】 【小】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审计署驻成都特派办在审计过程中充分依靠地方审计机关的力量、充分依靠外部专家的力量、充分依靠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其他监督的力量,形成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工作的合力。

    ——充分依靠地震灾区审计机关的力量。因为灾区审计机关对当地情况较为熟悉,为此,成都办加强了与四川省审计厅、市县审计局的联系沟通,不定期召开审计联席会议,及时了解各自负责审计项目进度、审计开展情况、审计线索、审计信息以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灾区审计机关派出熟悉财政预算执行的审计人员,参加特派办审计组对当地财政状况和灾后重建资金管理的调查,提高了审计效率。同时,特派办审计组也发挥自己的优势,建立联合审计组,通过以审代训帮助当地审计机关培养工程造价等审计人才。

    ——充分依靠外部专家的力量。灾后恢复重建是灾区社会的重新构造,涉及到环保、土地、产业等多个方面和领域。为此,该办先后邀请了发展改革委、建设、国土等部门多个专家,为审计人员讲解灾后重建规划编制、项目管理、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内容。在聘请中介机构人员参与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时,还特地选择具有地质灾害防治、桥梁结构工作经验的人员,并有针对性地利用这些专家资源开展工作。

    ——充分依靠地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外部监督的力量。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等相结合,是该办在发挥外部监督力量方面做的有益尝试。如,该办在汶川县邀请了该县16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座谈,得到代表和委员们的积极响应,为准确选择审计项目,提高审计针对性创造了有利条件。该办还积极配合新闻媒体和特邀审计员对灾后重建审计工作的报道和检查,提高了审计影响力。另外,该办还积极推动与工程质量监管部门的协作,有效地促进了工程质量问题的防范、整改和提高。(杨志永  张华荣)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