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济南办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大兵团”审计项目管理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3日】
【来源:审计署济南办】
字号:【大】 【中】 【小】

    最近,审计署驻济南特派办总结近年来扩大内需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债务审计等大项目管理实施的经验做法,对大兵团作战的审计项目构建了整体思路,采取了若干具体措施,确保高效地完成好审计任务。


    从组织上系统谋划、认真准备。济南办在地方债务项目、经济责任审计等大项目开始前由特派办党组会议决定成立审计协调领导工作小组和办公室,及时协调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各级地方审计关机,从组织上加强领导,树立大局意识,在人员、培训、分工、纪律等方面实现科学管理。

    一是整合审计资源,发挥人员优势。按照年度计划合理调配全办审计人员,结合审计内容和特点,打破处室界限,抽调各处室人员组成复合型审计组,合理布局、科学分工,统一实行小组负责制。同时,各小组根据审计内容和重点,进一步细化审计实施方案,特别是在人员分工上,充分结合个人业务专长和特点,组成不同的功能小组,构建目标明确、覆盖全面、重点突出、资源整合、业务互补的审计组构架。

    二是统一审前培训,认真归纳经验。进点之前,全体参审人员认真学习工作方案和各种培训会议精神,切实吃透方案内容和重点。指定专人广泛收集政策法规和相关案例,如将2007年以来济南办扩大内需、财政收支、税收征管、政府性债务、土地出让金、保障性住房、节能减排等十几个审计项目的资料进行梳理总结,把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归类,认真分析总体情况,结合审计项目当地的地理、经济、人文等基础信息,把工作方案、政策法规等相关审计资料制作成电子书,让每个审计人员快速、准确把握住审计内容、重点和方法。

    三是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为确保审计项目顺利实施,在细化审计组内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明确要求后勤处室建立保障机制,在人员、经费和设备等方面全方位予以保障;办公室、法规处和计算机处人员分别编入各个审计组,具体负责审计报告把关、审计质量控制和按时完成审计任务的技术支持,特别是法规处由原来对审计项目的现场复核和审理转变为全过程的跟踪审理,保证了项目的质量;严格执行保密规定,对外保持口径一致;严格执行廉政纪律,不得出现违反廉政纪律“八不准”问题;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坚持按时上下班和请假制度,用以确保审计组高效运转。

    从管理上发挥综合组的主导作用。“大兵团”作战普遍会面对“处室多、人员多、内容多、环节多”的实际情况,如何发挥综合组功效,在完成报告汇总这一基础性任务的前提下,发挥协调协作的主导作用,对项目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是统一各项标准。综合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各个审计“小分队”最终出具的报告和分析的问题做成“标准件”,这样查出的审计问题便于归类分析。首先,审计方案强调统一的审计重点,查处有代表性的同一类问题。其次,统一问题定性标准。各审计小组对法规理解不一,造成对同一类审计事项的结论不一致,通过每周动态业务会交流,各小组及时沟通研究,达到审计事项衡量标准的一致。再次,统一数据口径和表格设计填列标准。例如建设项目投资完工进度表、项目资金使用明细表等等对于项目的时间、已完工和未完工、资金拨付、滞留、结余等等要统一标准,完善的表格是完成好项目的基础。

    二是做好各小组延伸地市和延伸项目的标准确定。以前的联合作战项目中,出现过三个审计小组先后对同一个延伸单位开展现场审计的问题,既造成资源浪费,被审单位也会有很大意见,致使审计效率低下,成果大打折扣。“大兵团”审计组采取综合组统一协调的方式,每周召开动态业务会,准确掌握各小组进度和需求,为下一步确定的审计重点和选取延伸对象提供了参考,便于审计组统筹安排,统一调度,确保同一地区同一延伸对象由一个小组调查延伸。

    从渠道上完善信息化沟通手段。济南办充分利用署OA大项目管理平台,实行三级管理制即组长一级、审计人员一级、计算机人员一级,从操作平台上统一下达项目执行的各项指令,实现对大型项目审计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同时以内部腾讯和审计专网为载体,形成日常事务性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两条通道,实现各审计组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数据传递。信息资源通过大项目管理平台,一竿子扎到底,实现在同一项目、同一时间、不同区域、不同审计人员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组织管理整体联动,提高了审计项目管理效率。(王路 韩丽娜)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