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京津冀办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纵深发展
近年来,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审计业务中心,结合“制度重建与执行年”主题活动,积极加强“四手”人才建设,有效探索临时党支部“四个结合”,创新榜样人物评选方式,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纵深发展。
一、制定“四手”评选办法,明确评选条件,加强“四手”人才建设。该办根据署党组关于开展立足本职建功立业、争当“四手”奋发有为活动的部署,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要求,在积极组织开展“立足本职建功立业,争当‘四手’奋发有为”承诺活动的基础上,制定了《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四手”人才评选试行办法》。《办法》明确,成立以特派员为组长的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对“四手人才”每两年评选一次,评选工作坚持公开平等、注重业绩、群众公认的原则,评选范围为处级及以下干部,参评人员可以申报“四手”人才中的一项或多项;《办法》还明确了评选标准和条件,量化了评比指标,并对“四手”人才评选组织、评选程序和评选结果使用做出规定;参加审计署审计专业领军人才和审计业务骨干人才评选的人选将从“四手”人才中推荐产生;“四手”人才的评选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出国培训等工作的参考依据,同时纳入年度处室目标管理考核。选组织、评选条件及评选结果使用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激励了该办广大审计干部干事创业、争当“四手”人才的激情,推动“四手”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有效探索“四个结合”,努力加强临时党支部建设。近年来,该办在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体系、管理方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总结出“四个结合”,努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为审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是将各常设党支部与临时党支部相结合,健全党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该办把党组织的“纵横”两个体系(纵向指办党组、机关党委和各处室党支部,横向指各党支部资源整合构建的审计组临时党支部)作为抓党建工作的左右手,在抓好原常设党支部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不断健全和完善临时党支部建设,制定《机关委员会关于加强临时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临时党组织的组建条件、组建程序做了明确规定,要求工作时间超过两个月的资源整合审计项目,审计组需成立临时党组织,由审计组组长、副组长或项目牵头处室所在支部的书记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并在各审计小组建立党小组,明确临时党支部在认真完成党章规定的基本任务的基础上,要注重研究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认真落实各项廉政建设制度、加强党员的审计业务能力培养等十项任务。通过制定制度措施,为临时党支部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将制度规范与自我管理相结合,健全管理方式。根据审计项目组建的临时党组织内党员来自不同的处室的特点,该办在临时党组织内加大了制度建设力度,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例如在临时党组织内部建立工作点评制度,利用完成单项工作、阶段性任务以及主要时间结点,结合实际,总结工作,点评党员干部完成审计任务情况,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审计项目结束后,临时党支部根据党员所在党支部的要求,对其表现做出书面鉴定,审计项目现场结束15天内,向机关党委书面报送临时党支部工作总结。临时党组织工作纳入年度处室目标管理考核,临时党组织中党员干部的表现情况作为当年度党员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建立以上制度,将党员在临时集结期间的教育管理与其在原处室的教育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每位党员都在制度管理之中,每项党的活动都有制度保证。
三是将经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丰富党建内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该办充分把握临时党组织建设具有时效性强的这一特点,在经常性、常规性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审计任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党性教育和廉政教育,为高质量完成审计项目提供了保障。如该办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组临时党支部组织开展了参观革命地慰问老革命,到“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参观学习等活动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赴某公司审计组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拜访坚守外伶仃岛15年的全国劳动模范,教育审计人员学习发扬劳模的“守岛”精神,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开展爱岗敬业教育。通过开展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为审计人员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为高质量完成审计任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是将传统支部活动组织形式与网络方式相结合,实现临时党支部跨地域开展活动。该办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为支部活动插上翅膀。如在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中,该办临时党支部人员分散在京、津、冀三地,短时间内无法集中,临时党支部通过审计专网腾讯通召开网络支部会议。支部会议在回顾总结2010年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照“四手”人才要求,定目标,找差距,营造了浓厚的“比学习、讲奉献”的氛围。通过网络支部会议,审计现场积攒的一些疑难问题得到了解决,党员干部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交流了经验,增进了感情,增强了党性觉悟,进一步激发了创先争优的热情和干劲。网络党支部为党支部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鲜活力,较好地解决了在审计过程中党员难集中、人员难见面、活动难开展、制度难落实的“四难”问题,实现了党建和审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该办“四个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健全完善了资源整合条件下的党的基层组织,保证了党的思想工作、组织生活及廉政措施的顺利实施,为促进圆满完成审计任务、提升审计质量提供了保障。
三、创新榜样评选方式,掀起“学先进、做榜样、讲奉献”的热潮。为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树榜样、学榜样、做榜样”的良好氛围,该办积极创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我身边的榜样”评选办法(试行)》,进一步激发榜样的影响力、感染力、带动力,用榜样的力量感召和激励党员干部。评选办法对评选范围、评选条件和程序等做了明确规定,“我身边的榜样”评选活动组委会每两年组织一次评选,对评选出的身边的榜样进行表彰奖励,授予“我身边的榜样—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优秀干部”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记入本人档案。
该办于2009年进行了首届“我身边的榜样”评选活动,评选出使命视若生命的审计坚兵、甘当财务的“守门员”、退休干部的“贴心人”等8名榜样人物和一个榜样集体。2010至2011年“我身边的榜样”也于近期评选完毕,通过各党支部民主推荐、全体干部职工网上测评、办党组会议审定,授予了该办11名同志“我身边的榜样—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优秀干部”荣誉称号。榜样的树立有效地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人心。在榜样的引领带动下,该办涌现了很多的感人事迹:干休假期间审计现场仍有审计同志的身影、生病期间“三不离”同志(手不离材料、身不离现场、心不离审计)依旧忙碌……京津冀办内掀起了“学先进、做榜样、讲奉献”的热潮,有力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李静)
【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