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成都办开展“研究型审计”初见成效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1日】
【来源:审计署成都办】
字号:【大】 【中】 【小】
    
    近两年,审计署驻成都特派办高度重视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紧紧围绕审计业务中心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参与审计理论研究的积极性,收到良好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审计理论研究良好氛围。2010年初,该办召开了审计理论研究座谈会,总结近几年来的理论研究工作,查找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坚持把审计理论研究作为当年重点工作的四个突破点之一。该办修订审计理论研究会章程,调整审计理论研究会成员,充分发挥审计理论研究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去年,该办把审计理论研究写入贯彻“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实施意见,明确未来五年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重点。该办还组织干部认真学习《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意见》,深入领会《意见》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做好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审计理论研究的层次和水平。该办紧紧围绕审计中心工作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在重点审计项目中,把审计理论研究与审计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执行,实现审计理论研究与审计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如在去年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中,该办在成立审计组的同时专门成立了审计理论研究小组,理论研究小组全程参与审计业务,重点开展审计理论研究,最终形成三个专题研究报告。其中,《关于我国地方政府举债机制的思考》在中国审计学会举行的论坛上做了交流发言,并获得审计学会2011年度优秀审计论文二等奖。在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中,该办领导组织50多人对17个汶川地震重灾县(市)的可持续发展等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三个专题报告上报审计署,得到署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是鼓励全员参与,加强审计理论研究队伍建设。在全办大力倡导研究型审计,引导审计干部既当“审计员”,又当“研究员”。办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参与重大课题研究和撰写审计论文;充分发挥审计学会会员等理论研究骨干人才作用,带动全办审计人员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将该办近3年的理论研究成果汇编成册,供审计人员学习借鉴,提高研究水平和能力;积极为该办青年审计人员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审计理论研究的积极性。修改完善《成都办重点审计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将理论研究成果与年终评优、考核等相结合,鼓励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审计理论研究。
    
    四是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审计理论研究的合力。该办在审计理论研究特别是在一些重大审计课题研究中,坚持与高等院校、地方政府部门合作,形成理论研究的合力,实现重点突破。如在去年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中,该办与西南财经大学联合组成课题组,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开展专题研究,形成3个专题报告上报审计署。在今年的财政大格局审计中,该办审计组结合审计工作情况,与一些地方政府联合开展县级财力专题研究。另外,该办还争取中国审计学会的指导和帮助。
    
    两年来,成都办结合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财政大格局审计等开展专题研究,形成6个专题研究报告上报审计署,得到署领导的充分肯定。该办完成了《跟踪审计研究》《会计核算系统标准数据接口应用指南》《积极发挥特派办的法制宣传阵地作用研究》等6个课题。该办组织办内干部编写《国家审计人力资源管理》一书已经出版。组织干部积极参与审计学会举办的国家审计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研讨会,该办共提交25篇论文,其中2篇在审计论坛上作了交流发言,2篇入选中国审计学会的论文集,1篇获得审计学会2011年度优秀审计论文二等奖。该办干部职工自选课题进行研究,在审计研究、中国审计、中国审计报等媒体发表各类理论研究文章80余篇。(王洪勇 张华荣)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