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南京办“八项”举措推动审计工作上水平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0日】
【来源:审计署南京办】
字号:【大】 【中】 【小】
    今年以来,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员办事处紧紧围绕该办“以创新促突破、以创新促落实”的年度工作主题,深入思考、全面筹谋,采取“八项举措”促进工作方法转变和创新,推动全办审计工作上水平。

    一是建立督办事项台账,及时落实上级机关及办领导交办任务。办公室指定专人收集上级机关下达的任务、特派员会议决议及领导交办事项,并按照责任处室、责任人、交办日期、计划办结日期、办理进度等要素,编制台帐,定期追踪进度,询问承办结果,报特派员阅示。不仅确保了交办事项办理及时、落实到位,而且有效促进了办事效率、提高了工作成效。

    二是建立项目成果台账,促落实、明业绩。办公室文秘人员针对各自对口处室牵头实施的审计项目,收集审计信息要点、专题报告意向以及审计线索的实施进度,编制成项目成果台账,定期跟踪并向办领导汇报。既有利于办领导掌握审计现场工作情况,也有利于审计成果划分、衡量,促使业绩管理工作更加公开、公正和透明。

    三是建立上行文预警机制,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提醒。根据审计署相关要求,特派办需以上行文方式定期上报相关管理和业务工作情况。办公室梳理并建立了例行上报公文目录,提前一周催办,防范因岗位变动或工作繁忙造成相关人员因不知情或遗忘而迟报、漏报。

    四是推进审计项目绩效化管理,创新财务管理方法。办公室制定了推行经费绩效化管理工作的意见,尝试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项目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运用”的绩效管理模式。在对预算执行和项目经费使用等情况实行动态跟踪、建立预警机制的基础上,与项目计划统计、成果分析对接,尝试对已完成审计项目开展绩效评价。

    五是完善信息分析办法,提供更为客观公正的参考意见。办公室通过深入研究审计署考核办法、加强与审计署办公厅的沟通、听取业务人员意见和建议等方式,不断完善信息采用情况分析工作。如将排名方法由按数量汇总改为按分值汇总,将所有信息统一核算分值细分为按不同权重分别核算分值等,为办领导及业务处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六是建立信访工作预分类机制,提高效率。对于来信来访事项,办公室按受理权责进行预分类。对属于该办受理范围且能够及时核查的事项,及时提出办理建议报办领导审批,然后迅速核实、及时反馈,并向审计署报告相关情况;对属于该办受理范围但暂无时间和精力核查的事项,建立审计线索储备库,以便在近期组织的审计项目中核实或专门组织人员核查;对不属于该办受理范围的事项,及时批转有关单位处理。

    七是建立“三个平台”,创新档案工作方法。首先,建立与审计署办公厅档案处的业务请示和兄弟特派办的经验交流平台,加强沟通,并注重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其次,建立与各项目归档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工作交流平台,及时传达署、办两级的任务安排和工作要求,检查归档进度和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再次,与法规处联合建立检查和落实整改平台,督促检查审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审理意见的落实情况。

    八是采取“三结合”档案管理方式,助力审计现场管理。首先,将审计档案归档进度与项目实施进度相结合,要求审计组提前筹划,按归档次序,在审计现场完成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其次,将审计档案质量管理与项目质量控制相结合,在制度中明确审计组长、项目所属部门负责人、立卷责任人和审计组成员在审计现场档案管理各环节中的职责,将归档质量检查和审计质量控制紧密结合,严控审计项目质量关。再次,将档案归集要素核查与审计成果收口相结合,项目资料归档时,档案管理人员须检查项目实施方案中提到的审计事项和审计目标的完成情况,确保审计成果不遗漏。(任书坤)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