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成都办因地制宜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9日】
【来源:审计署成都办】
字号:【大】 【中】 【小】

   
    2014年,审计署驻成都特派员办事处按照中央扶贫开发工作精神和四川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思路方法,注重因地制宜,扎扎实实做好对口定点扶贫工作。

    一是“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该办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推进帮扶工作,既考虑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有资金投入,又有项目扶持;既有产业推进,又有民生改善。同时,统筹考虑帮扶重点,把引进的资金主要投向定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势产业发展,包括:建设通村和通组公路、建设人畜饮水管道工程、嫁接改良核桃等。截至目前,通村公路已经建成,通组公路建设项目也已完成设计和预算;人畜饮水管道即将安装完工;1620亩核桃已完成第一、第二次嫁接,成活率达到60%~70%,计划明年4月份左右完成补嫁,使成活率达到90%以上。

    二是“输血帮扶”与“造血帮扶”相结合。在给予资金、物资等帮扶的同时,该办注重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增强定点村的“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针对该村莼菜和核桃种植有一定基础,为其落实专项扶持资金,帮助改造土质,扩大莼菜种植规模。协调当地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派专业人员帮助定点村对核桃进行嫁接改造,并传授农民嫁接技术,提高核桃品质和产量,努力将特色种植业发展为该村的支柱产业之一。针对该村紧邻省级风景区,旅游发展资源较好的有利条件,该办加强了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相结合。该办紧紧围绕“提高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这个中心,多措并举支持当地发展。如,通村公路的建成,方便了村民的交通出行,加快了新民居点建设,也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饮水管道工程的建成,将从根本上解决7000余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对核桃品种的改良,有利于提高核桃的品质和产量,促进了特色农业发展,对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坚守生态保护这条底线,不以环境牺牲换取发展速度,以高度的责任感保护好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引导村民保护好水资源,共同建设清洁、整齐、优美的生态村落。

    四是“协调各方”与“自身努力”相结合。该办领导在定点村开展扶贫帮困调研中,了解对口扶贫措施的实施效果,掌握对口扶贫的新情况新问题。之后,多次与当地县、乡主要领导就对口定点扶贫有关事项沟通协调。另外,办主要领导还积极协调省财政、交通、林业、水利及其他相关部门,希望他们关心支持扶贫工作,并多方筹集项目建设资金,合力推进定点村的建设。在协调各方的同时,充分发挥该村广大干部群众的能动作用,组织村干部到成都观摩现代农业项目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拓展视野和思路。邀请专家开展养殖、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提高技术水平。(张华荣 杨远富)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