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谷树忠:端稳“生态碗”,审计怎么干?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4日】
【来源:审计署审计宣传中心】
字号:【大】 【中】 【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在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中,审计应如何助力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如何助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一起听听审计署特约审计员、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谷树忠的回答。

Round 1

主持人: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中出现了很多热点词汇,如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社会保障等,您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些词呢?

谷树忠:就我自己理解而言,第一个词是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团结”,我印象很深刻。人民政协因团结而兴,特别是在国内外局势比较复杂、多变、严峻的情况下,更需加强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之间的团结,惟此,才能行稳致远。

第二个词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爬坡过坎”。我国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目前正继续从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在这个时候可能遇到的困难、遇到的矛盾更加复杂,更加棘手,所以要爬坡。过坎,实际上是指在国内外形势冲击之下,我们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比较大,这样的市场主体能不能够跨过这个坎儿,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第三个词是“稳中求进”。稳字当头,行稳致远,没有稳定就谈不上我们的发展,尤其是稳增长、稳就业等方面。

第四个词是“统筹兼顾”。统筹经济发展和减污降碳,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生态,我们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发展,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当前和长远,统筹国家安全和百姓生活。

第五个词是“国家安全”。主要是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在这样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的情况下,保证国家安全是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在保证能源安全和食品安全方面。

Round 2

主持人:您刚才所提到的部分词汇是和资源环境相关的,我们就顺着这个思路,来聊一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论述。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去一年我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那么在我们污染防治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有哪些比较有效的举措呢?

谷树忠:生态文明建设含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和空间合理等方面,去年我们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较好成效,特别是在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重点湖泊水质改善等方面都取得很大成效。但一定要持续,因为这不是短时间能完全成功的,可能要花10年乃至更长时间。

蓝天保卫战和百姓关系较密切,我们的空气越来越好,原有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空气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以前大家出门要看PM2.5,还特别喜欢晒蓝天,现在不晒了,因为蓝天早已不是稀缺品或奢侈品了。

资源节约也取得了很好进展,包括节水、节能、节地、节粮等。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越来越被重视,造就了更多的蓝天、白云、碧水、净土,百姓的生态环境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得到空前提升,这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努力和全社会的大力配合。

Round 3

主持人:我们也关注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这一理念的深刻内涵有哪些?

谷树忠:像总书记说的那样,污染防治攻坚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续作战,若针对特殊、重大或百姓突出反映的一些问题,还要作为重点去攻坚。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加快试点推广;进一步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推进全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大资源节约力度,节能、节水、节地,也要把总书记所说的节粮问题抓好,杜绝餐桌浪费、实行光盘行动,粮食安全既包括生产粮食,也包括节约粮食,我们既要开源,也要节流,越是在我们面临形势复杂之时,越要加强粮食安全和能源保障。

关于美丽中国,我的理解是天蓝、地绿、水清、土净、景秀、居美,这是美丽中国的核心要素,我相信经过1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我们必然会建设成这样一个美丽中国的景象。

Round 4

主持人:作为审计署特约审计员,您觉得我们审计应该从哪些方面着力,助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

谷树忠:审计监督是国家整个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个要保证资金安全,这是审计署的一个主要职责。保证国家财政资金以及相关资金的使用安全,也就是说,在生态建设领域,要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资金的使用安全。

第二个要看资金使用的效果。通过监督财政资金特别是中央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如各个地区生态环境改变怎么样,百姓满不满意?也包括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关系处理是否合适等。

总的来说,就是资金要审计,效果要审计。具体到资源环境审计,我们要多依靠发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草乃至水利、住建、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他们的数据及信息等,使我们的资源环境审计事半功倍,从而提高我们的审计效能。

主持人:好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生态环境优美,绿色发展早已成为各地遵循的发展途径,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越来越清晰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份责任,为了守住这份美好而砥砺前行。

文字:李素利

视频:康超

责任编辑:赵方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