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审 为民计 为审计事业努力奋斗
——一名审计新兵重温电影《建党伟业》有感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5日】
【来源:审计署广州特派办】
字号:【大】 【中】 【小】

近日,又一次观看了电影《建党伟业》,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仁人志士们为了国家进步与发展而探索的艰辛历程。

这部电影上映于2011年6月15日,影片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叙述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年间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由民初动乱、五四运动及中共建党三部分剧情组成。十年前电影上映时,我还是一名学生,随着思想政治课的老师一起观看。电影中的很多场景令我印象深刻,宋教仁企图通过国会选举组责任内阁来限制袁世凯专治后被刺杀;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在北大与旧文化代表的辜鸿铭等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邓中夏、谢绍敏、匡互生等爱国学生在北洋政府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引导和发动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一大期间,与会代表们在嘉兴南湖的船上一起诵读《共产者宣言》、高唱《国际歌》……

那时的我,更多的是惊艳于电影艺术本身,感叹于历史之大作,或许还带有一点希望,那就是作为历史知识点方便记忆。现在的我,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新入职的审计人,通过重温《建党伟业》,回顾那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为时代英雄而喝彩、为时代强音而点赞!他们中有人为民主共和的超前理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有人对封建专制文化宣战并扛起了“民主”与“科学”的两面大旗,有人不顾个人安危发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呐喊,有人对共产主义事业无比坚定的信念与义无反顾的追随……他们为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进行探索的脚步不曾停歇。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的一粒沙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谁都无法超越自身所处的时代。重温《建党伟业》,学习建党历史,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真真正正带领中华民族求解放、谋发展与复兴的伟大政党。作为一名国家审计新兵,我们应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一个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传承优秀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奋勇前行。

树立“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国内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无数仁人志士们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断地尝试。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那个时代所发出的最强音。历史在变,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永远不会改变。审计工作涉及很多国家重大政策的落实及惠民资金的发放,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是审计人员不可或缺的品质。

学习“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百年之前,在上海望志路106号,后改为在嘉兴南湖一艘红船上,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这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是我们党坚持创新和发展缩影之一。环境在变,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永远不会落伍。审计对象、理念和方法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审计人不能墨守成规,需要跳出原有思维框架束缚,树立逆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开拓新的视角和眼界。

践行“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继承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更需要我们党员干部把工作落到实处,用“行动上的落实”代替“言语上的争论”,用动真格的实干代替空谈,只有这样才能创出一番事业。时代在变,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永远不会消逝。审计工作需要聚焦实效,每一个审计项目都需要尽职尽责,审计实效最终要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中去。

作为一名新时代审计人员,生活、工作在和平年代,也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战场,那就是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聚焦主责主业,提升自身政策理论研究能力,不断锻炼自己“能查、能说、能写”三方面能力,为国审,为民计,为审计事业努力奋斗。(胡冰冰)

责任编辑:何晓源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