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储藏间有一只古旧的樟木箱子,里面放着一个账本。它的纸张已泛黄,脆薄得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破碎,上面的字迹也已模糊不清,像是被岁月蒙上了一层薄纱。然而,它于我而言却是极为珍贵的传家宝,承载着几代人的情感。
过日子不能稀里糊涂
账本来自我的爷爷。爷爷那时是队上的出纳会计,一生都在与数字为伴。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他靠着一支笔、一个账本,精打细算地操持着整个家庭的生计。翻开账本,每一笔收支都记录得十分详尽:买几袋盐的几毛钱,孩子上学所需的书本费,逢年过节为家人添置新衣的花费……无一遗漏,且每一笔都写得工工整整,条理清晰得如同房前规整的田垄。
小时候,每逢夜幕降临,昏黄的灯光摇曳,爷爷就会坐在桌子前,戴上老花镜,专注地在账本上记录着。我满心好奇,一次忍不住凑近问:“爷爷,这么少的钱,也值得记呀?”爷爷缓缓放下手中的笔,神情认真而凝重地说:“孩子,过日子可不能稀里糊涂。每一分钱都饱含着汗水和艰辛,来之不易,咱们可不能大手大脚啊。”从那时起,勤俭节约的种子便在我幼小的心间悄然种下。
时光流转,爷爷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颤抖着双手,将那个承载着岁月痕迹的账本郑重交到父亲手上。那一刻,父亲深知接过的不仅仅是账本,更是爷爷饱含深情的殷殷嘱托,是一份对家庭沉甸甸的责任。
记录一家人实实在在的日子
父亲那时在一个小工厂里上班,每日起早贪黑辛勤工作。他继承了爷爷的节俭作风,家中的物件总是修了又修,舍不得为自己买一件新衣服。父亲虽节俭,却有着一颗热忱的心。
邻居张大爷家孩子生病,急需用钱,父亲得知后没有丝毫犹豫,翻出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一笔钱,送了过去,还宽慰张大爷安心给孩子治病,不用着急还。村里李奶奶独自生活,行动不便,父亲总会在闲暇时帮她挑水、劈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父亲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善良和热心温暖着身边每一个人。除了记录日常开销,他还在账本上记录下我们家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当时的所思所想。我每一次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他都会认真地记在账本里,还记录下当时喜悦的心情。
父亲曾对我说:“孩子,这本子可不单单是用来记账的,它记录的是咱一家人实实在在的日子。遇上好事,别沾沾自喜;碰到难事,也别灰心丧气。”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渐渐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懂得要时刻保持乐观、坚韧的心境。
如今,这个承载着岁月痕迹的账本传到了我手中。看着那密密麻麻的字迹,爷爷与父亲忙碌的身影如电影般在我眼前一一浮现。我也在这个账本上细细记录着生活点滴:为孩子购买第一本图书时的欢喜,工作取得进步时的那份自豪……我渴望将这份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责任,以及节俭、乐观、坚韧的家风,如同传递火炬一般传递给下一代。
一个账本,历经三代人的传承。它默默见证着家庭的变迁,宛如一位无声的长者,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让人感动;它又似一座高高耸立的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坚守本心,找准生活的方向。(何小洁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审计局)
责任编辑:张弛 |
【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