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全面推动审计机关案例教学的发展
赵劲松 (审计署深圳办)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3日】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审计署大力倡导审计案例教学,将案例教学作为改进审计培训方式,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的有效途径。2009年,审计署颁布《审计案例编写与教学工作方案》,目标是用4年时间,审计署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凡具备条件的都应开展师生互动研讨式的案例教学,逐步将案例教学作为培训的主要方式。从实际情况看,经过几年探索,在审计机关开展案例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全面铺开还有不小距离。笔者作为已经走上讲台的案例教学师资,有幸参与了这一过程,在此将自己的一些体会总结于此,希望能对进一步推动审计案例教学工作有所裨益。
       
    一、案例教学是开展审计干部职业培训的良好载体
    (一)审计职业特点决定了在审计领域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案例教学是指利用以真实事件为基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审计行业属于高智力行业,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技术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社会对审计人员与对一般的财会人员在专业素质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集中体现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对审计职业判断的依赖性,而职业判断的准确性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审计人员的专业实践经验。正因如此,各国在审计准则中都强调对审计从业人员的专业学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并且非常注重专业训练。如美国《独立审计准则——一般准则第1条》明文规定:“审计应有一位或多位经过充分技术培训,并精通专业的审计人员执行。”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第22条也规定:“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审计业务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工作经验。”这种职业的特点使得审计比其他学科需要更加注重基于社会实践的案例教学。
    (二)审计机关工作人员的特点决定了在审计机关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我国审计机关工作人员一般为公务员。目前在西方国家,案例教学已成为公务员培训的一种主要教学形式。公务员学习属于成人学习范畴,成人学员多具有丰富的经验,对事物有着自己特有的观点,对问题会有各自不同的解决方案,同时参与解决问题的愿望和主动性也更强。简单灌输式的培训已经难以吊起机关工作人员的胃口,不能满足成人学习的需要。教学案例提供了与审计人员所处工作情境比较相似的问题情境,使审计人员能够在模拟情境中进行判断和决策。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方面,有助于充分调动审计人员个人已有的丰富经验,去分析解决案例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积极地参与互动中促进审计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写作,使审计人员有更强的主动性和参与感。因此,案例教学符合成人培训的特征,更容易激发审计人员的学习兴趣。
    (三)案例教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成为审计干部职业培训的良好载体。与传统讲授式教学相比,案例教学更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作为学员的审计人员通过案例讨论,通过与自己经验的参照,与别人经验的比较,能够将特殊经验逐渐升华为具有更具普遍性的经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人们认识事物需经历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从特殊到一般,并非从一种特殊情况就可以直接上升为一般,而往往是比较了很多特殊之后才能更好地实现对普遍性的提升,而经过这样提升的“一般”才能更好地指导以后遇到的“特殊”。在案例教学中,通过设置现实情境,可以形成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强化过程,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升,从而对审计人员认知产生的影响将更加深刻。
       
     二、案例教学在审计机关开展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对在审计机关开展案例教学的规律的研究和认识还比较薄弱。审计案例教学其实并非新生事物,在国外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在国内的高校也开展了十余年。但这些案例教学主要针对在校学生,而非已经工作的审计机关工作人员。如前所述,审计机关工作人员和在校学生在知识储备、实践经验、生活阅历等方面有不小差异,如果照搬这些案例则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目前,审计署对在审计机关开展案例教学的探索,主要精力集中在培训师资,搜集案例上,而对于在审计机关开展教学案例具有哪些特点、在案例的编写、课堂的安排、师资的培训等方面具有哪些特殊性等一些重大而根本的问题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研究还不够,对这一新生事物的长远发展难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符合条件的教学案例较为缺乏。案例教学的成功离不开一定数量案例的积累,如哈佛案例库中有9000个案例,每年更新500-600个,我们虽然不必达到这样的水平,但100个以上的成熟案例还是需要的,而我们距离这样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审计署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对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也经常会征集审计案例。但这些案例一般属于经验范例,其编写基本是对事项来龙去脉的平铺直叙,自主学习主要是个体行为,学员看进多少就是多少。而教学案例要求设置困境和冲突,考虑不同对象的讨论空间;案例教学是一个集体学习的过程,期间不同观点的碰撞可以使学生发现看待问题的多种角度,并关注到不同观点背后的情境因素。从总体看,教学案例相较于经验范例,编写难度更大,就像产品的研发,以哈佛教学案例为例,要想成功入选哈佛教学案例库,每篇案例的编写时间一般在一年左右,制作费用约在几万美元。审计人员常年从事具体的审计工作,有大量丰富的素材,但由于对教学案例的不熟悉或文字综合能力不足等原因,编写的案例要么缺少困境和冲突,可引起争论的空间不大;要么情节感不足,难以吊起读者的胃口,到目前为止,符合案例教学要求的案例数量比较少,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案例就更少了,这是制约案例教学大规模开展的一大瓶颈。
    (三)案例教学师资缺乏,培训内容和方式亟待改进。审计案例教学师资不仅需要有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水平,还需要很好的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鉴于审计业务的专业性,审计案例教学师资只能来源于审计队伍,而且审计案例也只能来源于审计案例教学师资队伍。但是,审计人员往往缺乏基本的教学经验,更不用说案例教学经验。而且,这些潜在的案例教学师资往往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忙于本职工作,用于案例教学的时间和精力都十分有限,因此,培养优秀或符合条件的案例教学师资面临巨大困难。此外,目前在开展师资培训时侧重于对案例编写的培训,没有针对审计人员教学经验缺乏的情况而开展专门的课堂教学方面的培训,经过培训的许多师资要么仍然写不出高质量的案例,要么难以登上讲台。师资不足成为制约审计案例教学开展的又一大瓶颈。
       
    三、如何推动审计案例教学工作更加深入的开展
    (一)加强对审计案例教学规律的专门研究。要想全面推动审计案例教学工作的成功开展,加强规律研究与实践探索同等重要。要在继续探索案例教学实践的同时,加强对在审计机关开展案例教学的主体、客体、内容、形式、绩效评估等方面的专门研究,探寻和把握案例编写、课堂设计、教学安排等方面的规律,细分类型,确定重点,明确思路,做好规划,为全面推动审计案例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二)改进培训方式,加快案例教学师资的培养。目前,审计署将对案例教学师资的培训作为突破口,取得了一些成效。下一步要进一步深化师资培训,在培训形式上可区分普及班和提高班,在培训内容上应针对审计人员教学经验缺乏的特点,增加课堂教学知识的培训,在培训组织上应协调处理好学员参加案例教学与处理日常工作的关系,从而培养出一批既能写得出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又能面对学员当好老师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为全面推动审计教学案例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加大审计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审计教学案例库建设是推动审计案例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教学案例的来源上,不仅要注意对审计实践进行原创式的总结提炼,还应加强对符合条件的经验范例的改造,以及借鉴吸收审计系统以外、高校、甚至国外一些比较成熟的审计案例,进行适当改造。在教学案例的内容上,不仅要注意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总结提炼,还应拓展领域,增加对审计业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等方面的案例编写。在教学案例的受众上,不仅要注意编写针对业务骨干的教学案例,还应注意针对厅局级干部、审计领军人才等的案例编写和教学,不断拓展教学案例库的内涵,同时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编写和搜集工作,加快审计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为全面推动审计教学案例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赵劲松)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