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如何深化审计职业道德建设
姚海峰(湖北省宜都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4日】
字号:【大】 【中】 【小】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同时前进问题上依然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我们党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审计机关肩负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利益、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必须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全面把握审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探索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践行“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审计能力,积极发挥审计监督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国家实现良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计肩负着审计监督、评价、鉴证、建设性等多方面的职能,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积极有效保障,从而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审计工作者在履行职责时,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同时还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定地站在国家利益和全局利益的立场上,努力做到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忽视职业道德建设,宗旨观念就会模糊,名利观就会扭曲,审计的客观公正就会大打折扣,就无法实现审计的科学发展。
    
    (二)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审计工作者的执业能力和主观能动作用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信念和职业道德习惯,审计工作者才能自觉正确地调整个人和职业、被审计对象之间的关系,自觉地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解决实际问题,为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三)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审计人员的自我完善。审计职业道德是无价的精神财富,时刻激励着广大审计人员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坚持自尊、自重、自律原则,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实现自我完善。严格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不谋私利、不徇私情,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为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敬岗爱业,诚实守信,在审计工作岗位上,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严格执法、依法审计,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坚决同损害人民利益、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四)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可以补充审计法规所缺,完善审计规范体系。审计规范包括审计法规和审计职业道德两类。审计法规能够限定审计人员必须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却不能说明审计人员应该以怎样的精神状态和风貌去工作。审计人员的精神状态和风貌只能由审计职业道德素养提出。有些不宜纳入审计法规,但又有必要作出规定的事项,可以通过职业道德规范来加以约束。如,申明审计纪律、职业品德、专业胜任能力要求等。审计法规是对审计人员的最低要求,审计职业道德素养则是对审计人员升华了的要求。
    
    (五)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审计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理想、道德与纪律,其中社会主义道德处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职业道德是把社会主义道德的一般要求转化为各行各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行为的具体准则,它既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具体化,又直接包含着社会道德的许多内容要求。因此,作为社会道德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道德,必然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审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审计职业道德是指在长期的审计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者应当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指导审计工作者的行为为目的,对审计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起约束作用,是对审计从业人员的道德意识、道德修养等所作的基本要求。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
    
    (一)依法审计,坚持原则。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任务时,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审计程序办事,对问题的处理,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不徇私情,不拿原则作交易,不被干扰所影响,不被人际关系所左右,正确行使审计职权,严格审计执法,努力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审计监督的权威性。
    
    (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审计人员在办理审计事项时,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严谨扎实的作风,从严实施审计,力求掌握最真实可靠的审计证据,并对获取的信息资料,认真加以归纳分析,对问题不掩盖、不夸大,如实反映情况,慎重作出审计评价,确保审计质量,尽力规避审计风险,力争使每一个审计结论都能经得起法规和历史的检验。
    
    (三)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审计人员只有做到廉洁奉公,才能树立良好形象;只有做到保守秘密,才能赢得被审计单位信任。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自觉遵守各项廉政规定,严守工作纪律,依法行使职责和权力,顶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在思想上筑起一道抵御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侵蚀的坚固防线。
    
    (四)正直坦诚,勤勉尽责。正直坦诚就是审计人员要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对被审单位给予的小恩小惠要勇于拒绝、敢于说不;不迷失自我、不随波逐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勤勉尽责要求审计工作人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执行能力,坚守争创一流的工作标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运用的强手和内部管理的行家里手,在本职岗位上创先争优,遵循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效。
    
    三、深化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坚持多管齐下,营造格守审计职业道德的良好氛围,积极地加以引导和调控,塑造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强化监督制约措施,大力推动审计职业道德建设。
    
    (一)扎实做好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结合审计人员的工作和思想实际,多形式、多渠道宣讲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努力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胡锦涛同志的“八荣、八耻”和有关审计职业道德方面的文件法规,使广大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都能够践行审计职业道德操守,做一个思想坚定、道德高尚、作风正派、工作扎实、纪律严明的审计工作者。一是提高职业道德认识。要使广大审计工作者深刻理解并接受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不断提高对审计职业道德原则、规范、范畴和评价标准的认识。二是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它包括对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等,有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正确行使国家和人民赋予的职权,正确处理好审计部门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才能做好本职工作,完成国家和人民交给的任务。三是锻炼职业道德意志。这是按照审计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履行义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自觉克服一切困难障碍的能力和毅力。有了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就能以全局为重,敢于冲破各种困难和阻力,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计个人得失。四是树立职业道德信念。它表现为坚定地相信社会主义审计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是正确的,坚定地相信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行为是正义的。有了这种坚定的信念,才能牢固树立起职业的荣誉感、责任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搞好工作。五是养成职业道德习惯。审计职业道德习惯形成过程,是审计工作者对审计职业道德的认识,由必须遵守到转化为习惯遵守的过程,审计职业道德教育,还要求审计人员把养成的良好职业道德习惯,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
    
    (二)夯实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自律意识的根基。一是要积极塑造审计人员正确的人生观。审计部门是一个比较单纯的业务部门。审计人员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很难耐得住清苦、挡得住诱惑。因此,要下大力气培养审计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引导他们把人生价值趋向定位于“审计事业为本”上,正确理解奉献和索取的关系,从而促使审计工作者发扬积极进取、勇于竞争、艰苦创业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事业的成功来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找准个人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二是要培养审计干部坚持真理的勇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一些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相背离的消极落后的价值观念,诸如唯利是图、金钱至上、贪图享受、个人至上等。受此影响,有的审计人员为获取名利,按领导授意出具审计结果,以取得领导欢心,猎取“不义”名利。对此,各级审计部门在依法审计其他违法责任人的同时,对审计部门的责任者也应予以追究。一个有良知的审计工作者必须将维护审计质量的重要性作为自己的天职,使实事求是这一永恒的真理不断发扬光大。三是要制定统一的审计职业道德规范。有了审计职业道德规范,既便于审计工作者遵守和执行,也便于组织、领导的监督和互相制约。制定审计职业道德规范,要坚持义与利、职业道德与审计事业发展相统一的原则,要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过程中自觉地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充实完善道德规范,使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三)积极营造适宜于审计人员恪守职业道德的良好氛围。一是优化审计工作的内部环境。要通过各种方式切切实实地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使干部职工切实感受到审计工作是有奔头的,是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从而树立起奋发向上的精神;要建立良好的同志间互帮互助关系,培养同志间情感和集体温暖感,组织上要主动帮助生活上和其他方面有困难的同志,工作做到“家”,使每个人一旦加入审计这个集体,就有难舍难分之感,从而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同时,千方百计地不断改善条件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水平。因此,审计部门必须尽可能创造条件,使干部职工有较好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二是致力于审计外部环境的改善。审计工作的外部环境,有许多因素不是审计部门能够主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审计部门对此无所作为。实践证明,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审计立法,为审计人员恪守职业道德提供法律保障;二要支持审计人员坚决抵制歪风,当审计人员受到打击报复时,上级审计部门要依法加以保护,使之感受到有强大的后盾和支柱;三要取得当地党委政府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要通过大造舆论和审计工作的有所作为,提高审计工作的社会地位,使广大审计工作者感受到从事审计这一职业是光荣的,也是大有作为的,只要广大审计工作者拥有安于清苦、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有所为、有所不为,也是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
    
    (四)切实强化审计监督制约机制。一是切实加强审计法制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依法办审计,依法治审计,依法兴审计的道路。搞好审计执法,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克服以往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倾向,真正理解《审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精神实质,以及自己依法应当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及应负的法律责任,提高执法的自觉性。要做到严格执法,必须以加强法制建设为重点,综合治理审计质量,树立依法审计、“质量第一”的法律观念和质量意识,以质量求生存和发展,以提高审计质量为核心,对审计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审计工作只有靠法制才能有威力。要搞好审计普法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各界的审计法制观念,做到人人知法、守法、有法必依;要始终依法治理审计环境,加大审计执法力度,认真查处违法案件,维护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为此,要破除畏难情绪,以审计法规为准绳,对违法者敢于执法,秉公执法,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查处一案,震动一方,教育一片,从而促进审计职业道德建设。二是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形成坚持审计法治的社会环境。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舆论监督,促进全社会依法审计,依法治审计,另一方面审计工作者要关心社会舆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学会根据社会舆论的要求,纠正自己的行为,这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然是各项工作的出发点,那么,每一种事业,每一项工作,都应该对人民负责,都应该经得起群众的检验。社会舆论是广大群众表达自己意见和愿望的重要手段。广大群众通过舆论赞扬对人民有益的行为,谴责对人民有害的行为。各行各业尤其是审计部门所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使审计工作者,学会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自觉尊重社会舆论,诚心诚意地把社会舆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一种重要标准;坚决纠正各种受到舆论谴责的行为,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让广大群众满意,从而促进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深化。(姚海峰)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