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在应对公共危机中发挥作用的途径与方式
王刚(审计署成都办)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9日】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从近年来我国审计机关应对公共危机的实践基础上,结合公共危机与国家审计的关系,探讨进一步发挥国家审计在应对公共危机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公共危机 国家审计
       
    一、公共危机的定义及特点
    
    (一)公共危机的定义
    公共危机是突如其来]的,攸关公共利益,对于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急需管理者快速应对的事件。它由于涉及国家、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波及对象覆盖社会范围内的整个公共环境中的组织、群体、个人或公共设施,一旦发生破坏性会很大,所以其处理主体主要是政府公共部门。
    
    (二)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的特点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人口、资源、环境等各类矛盾不断加剧,加之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多变,我国面临的公共危机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呈现多元化、高频化、扩大化的特点。
    
    二、国家审计与公共危机的关系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国家安全,尤其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审计的首要任务。在这个公共危机频发的时代,国家在处理公共危机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大量人、财、物等资源的筹措、划拨、调配及使用,这些资源的投入是否合理有效,是否达到公共危机治理目的,社会各层面都要求国家审计这个独立的、专业的、综合的经济监督部门及时、有效地向政府、社会公众传递信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国家审计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其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也必然与公共危机密切相关。作为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审计机关,具有独立、客观、公正、超脱、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优势,因而能够而且有责任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感受风险,提前发出警报,起到预警作用;审计的首要职责是监督,监督就必须差错纠弊。必须查出公共危机事件中违法违规、经济犯罪、损失浪费、奢侈铺张、损坏资源、污染环境、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主法治等各种行为,必须揭示体制障碍、制度缺陷、机制扭曲和管理漏洞,以保护经济社会运行的安全健康;通过批判监督,立足建设和服务,提出完善制度和规范管理的建议,促进抵御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降低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几率。
    
    三、国家审计应对公共危机的实践和经验
    
    (一)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公共危机是突发性事件,需要公共危机的治理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果断决策,及时调动职能部门、动用各种公共资源投入到危机治理中。政府审计部门也要兵贵神速,快速反应跟进,及时开展应急审计监督工作。在汶川地震中,审计署在危机发生的第二天,就作出了应急审计的决策,向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发出了救灾款物跟踪审计的紧急通知,并及时上网公布了审计工作方案和举报电话,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有力地保证了国家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二)透明的信息公开机制
    公共危机治理中,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及时、全面、准确地公开公共危机及其治理的相关审计信息,既可以安定民心,消除社会恐慌,稳定社会秩序,又有利于树立责任政府形象,获取公众的信赖和支持,最大限度地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参与危机治理。在玉树地震危机处理中,审计署从2010年4月地震发生后到2010年7月先后2次发布了“玉树地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跟踪审计结果”的阶段性公告,2010年至2011年又及时根据跟踪审计情况出具了2个“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结果”,这些审计信息的披露,使公众及时获取了权威的、公正的危机治理信息,推动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走上健康轨道。
    
    (三)全面的跟踪审计机制
    在危机潜伏期,国家审计应该根据职业敏感性,结合开展的审计项目,积极关注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运行情况,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为国家治理提供及时、客观、可靠的信息,从而为评估潜在公共危机爆发的可能性、维护国家安全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在危机爆发期,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组成部分,作为经济监督的重要力量,通过跟踪审计、联网审计等方式,事中审计、关口前移,全面监督查处揭露危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以审计公告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危机治理情况,避免由于信息不透明造成的社会矛盾激化。在危机善后期,审计机关通过审计结果,从宏观层面分析危机爆发的根源,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从体制机制上消除危机带来的影响,确保国家经济社会的安全运行。
    
    四、进一步发挥国家审计在应对公共危机中的作用
    
    (一)建立健全全方位的审计问责机制
    审计部门通过公共危机治理活动的监督检查实施有效的问责,才能强化审计监督成果,规制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加强和改进政府责任。目前,政府审计部门的问责活动主要是通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形式开展,但在应对公共危机中,构建全方位的审计问责机制,必须要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架。首先,要扩展问责范围,审计部门可以通过对投入到危机治理中的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开展问责,可以通过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的效能评价开展问责,还可以通过对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履责评价开展问责。其次,要深化问责内容,审计部门在应对公共危机中要从完善体制、机制的角度进行问责,从维护公共利益的角度进行问责,要加强审计信息分析,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再次,要加大问责力度,审计部门要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完善审计整改回访、跟踪审计决定执行、提高审计建议落实、推动审计成果转化和利用,切实落实审计问责,实现公共危机治理目标。
    
    (二)建立健全全覆盖的审计介入机制
    截至目前,国家审计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中,主要是在自然灾害类危机事件中发挥作用,而在社会问题类危机事件中作为很少。而近年来伴随矿难、群体性事件、毒奶粉、瘦肉精、毒胶囊等等社会问题类危机事件频发,社会公众对这些危机事件的前因后果密切关注,也迫切需要了解事件处理的前前后后。国家审计应该在这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跟进介入,以自己的专业视角,解读事件发生的原因,监督事件处理的过程,揭露事件暴露的隐患,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同时向社会公众及时公告审计的阶段性成果,避免事件的误传误造,升级扩大甚至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恶劣影响。
    
    (三)建立健全多角度的审计宣传机制
    公共危机的应对离不开全社会的深入理解、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审计机关可以在审计署外部网站、报纸期刊、电台广播、微博等网络新媒体上宣传审计参与公共危机应急工作的会议精神、专题报道、最新成果等,让社会公众了解国家审计的在公共危机处理过程中扮演的职责,发挥的作用,以便支持配合好应急审计工作。向社会公告救灾款物的收入、支出和结余,公告公共安全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审计情况、审计发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整改情况,通过公告把审计的阶段性成果及时告知社会,使公众及时获取权威的、公正的危机治理信息,推动公共危机治理工作走上健康轨道。(王刚)
    
    参考文献:
    1.杨静静,石丽娟.政府审计在应对公共危机中的作用.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10期
    2.胡文瑛.充分发挥审计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审计.2010年第17期
    3.刘家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论坛.2011年7月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