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IT环境下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目标和任务
曹婧(审计署重庆办)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9日】
字号:【大】 【中】 【小】
    在新的历史时期,审计机关应该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维护国家安全和保障人民利益作为审计的最高目标。审计过程中,审计质量是整个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项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审计职能实现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审计机关能否充分发挥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是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它应该自始至终地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全过程。
    
    近年来,审计对象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和审计机关信息化审计手段的不断发展,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成为国家审计需面临的新的研究课题。
    
    一、IT环境下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
    
    审计机关的总体目标是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审计过程中,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根本前提。充分利用审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报告质量,进一步真实、客观地反映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监督并合理评价上述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是IT环境下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
    
    二、IT环境下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任务
    
    一是审计项目立项质量控制的任务。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法定的审计职责和审计管辖范围,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和审计工作方案,即审计项目立项。该阶段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任务是,针对该阶段存在的风险点采取控制措施,对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和审计工作方案确定的审计项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重点、审计项目组织和实施单位等进行流程控制和监督,严把质量关,确保审计项目计划服务大局并围绕政府工作中心,突出审计工作重点,合理安排审计资源,确保审计工作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是审计实施方案质量控制的任务。审计组应当在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且充分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可能性的基础上确定审计应对措施,编制审计实施方案。该阶段的风险点主要在审计通知书的送达和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两个环节,如审计通知书的内容要素不齐全、审计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遗漏重大审计事项、审计组内部重要管理事项及职责分工不明确、审计实施方案调整未经特派员同意等。审计机关应针对上述风险的特点采取有效应对和控制措施,降低审计风险。
    
    三是审计证据质量控制的任务。审计证据包括审计人员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和对确定的审计事项进行审查所获取的证据。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应当具有适当性和充分性。该阶段存在的风险主要为审计证据不真实、审计证据与审计事项及其具体审计目标之间不具有实质性联系、审计证据要素不全等。该阶段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任务是利用AO和OA平台,针对上述风险点进行审计证据分级审核,确保审计证据的充分和适当。
    
    四是审计记录质量控制的任务。审计人员应当真实、完整地记录实施审计的过程、得出的结论和与审计项目有关的重要管理事项。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应针对该阶段存在的风险,如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未在审计报告中合理、真实反映,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合理意见未被正确采纳而影响审计报告质量等,由审计人员在AO中形成审计工作底稿和调查了解记录上传至OA项目执行管理软件,在OA项目执行管理软件中对审计记录实行审计小组组长、主审、审计组组长或其委托人的三级审核。最终确保审计记录能够支持审计人员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和审计报告,证明审计人员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准则,且便于对审计人员的工作实施指导、监督和检查。
    
    五是审计报告质量控制的任务。该阶段的审计质量控制任务为,审计机关针对审计报告形成过程中的主要风险点,如审计报告未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未完成、审计报告问题定性不准确、引用法规不恰当等,采取利用AO和OA平台实现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确保审计报告的内容完整、事实清楚、结论正确、用词恰当和格式规范。如审计小组组长或主审应用AO模版形成审计(调查)报告征求意见稿并上传至OA项目执行管理软件,在OA项目执行管理软件对审计(调查)报告征求意见稿实行主审、审计组组长或其委托人、分管领导的三级审核等。(曹婧)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