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余春萍(审计署重庆办)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9日】
字号:【大】 【中】 【小】
    村镇银行是为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在农村金融领域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创新,从2006年底银监会发布准入政策以来,村镇银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已6年。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在其试验区总体方案中鼓励民间资金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的发展及前景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一、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认知度低,筹资能力弱。一方面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较短,农村居民对其缺乏了解,与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相比,农村居民对村镇银行的认可程度不高。另一方面村镇银行设立于我国广大的县城,虽然具有一定的本土优势,但受地域自然条件和开放程度等限制,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和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制约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加之村镇银行网点少,现代化手段缺乏,缺乏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吸引力。

    (二)技术手段落后,结算渠道不畅。一是从内部而言业务系统功能不全,无法满足信贷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需要。以某省村镇银行为例,其业务系统属“单机版”,不能进行通存通兑,也不具备办理本票、支票等基本功能,只能满足信贷业务台帐的查询和统计分析需要,不具备信贷业务流程控制功能。二是从外部而言未能加入人行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资金划汇受到阻滞。根据《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银发〔2008〕137 号)规定,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可以申请加入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但目前该省尚未有一家村镇银行获批以直接方式加入,主要原因是对村镇银行规模小、管理能力较弱、以及相关规定不明确等方面的顾虑。大部分村镇银行都是通过发起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间接代理接入,使得结算成本较高且效率较低。

    (三)信用体系不完善,潜在风险大。村镇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当地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它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在目前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特别是无抵押的保证贷款,其潜在风险更大;加之村镇银行目前尚无法直接与征信中心联网,不利于村镇银行对信贷风险的防范。

    二、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宗旨,立足为“三农”服务。为所在区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扩大农村金融供给,为“三农”服务是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任何时候都不应偏离。为使村镇银行更好地服务“三农”,并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有关部门应给予村镇银行必要的政策支持。一是国家财政部已于2009 年4 月印发了《中央财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10 年9 月印发了《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对村镇银行涉农贷款制定了相应的补贴和奖励办法。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对村镇银行涉农贷款的奖励,并在增设村镇银行网点应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对初创阶段的村镇银行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对营业税和所得税进行减免,扶持其发展壮大;人民银行应给予村镇银行一定的支农再贷款支持,以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村镇银行的金融运行环境,给村镇银行吸收存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加大宣传,提高自身建设。除国家应给予村镇银行信贷支持,努力降低村镇银行操作成本,减轻风险损失等政策支持外,村镇银行应勤练内功,提高自身建设:一是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向公众宣传设立村镇银行的意义和目的,介绍村镇银行开展的相关业务,正面引导公众充分了解并认可村镇银行;二是设立村镇银行分支机构,扩大服务半径,对于增设分支机构条件尚不具备的村镇银行可以增设储蓄网点来扩大存款,村镇银行职工应深入“三农”的各个触角,及时了解农民、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引导他们将闲置资金存到村镇银行;三是加快村镇银行基础设施建设,以现代化的手段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的加盟。

    (三)稳健经营,加强监督检查。目前的金融改革趋势鼓励民间资本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考虑到村镇银行其经营的高风险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的特点,对其营运需要坚持更加审慎的原则,加强监督检查,搞好跟踪问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加强对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实际用途的审计监督,保障支农资金真正落实在区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方面。二是加强对村镇银行资本充足率标准、贷款分类标准和流动性比率等风险指标的审查,以保障其运营安全,努力减少因运营不善可能给社会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三是加强对村镇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和银行组织体系的检查,引导村镇银行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帮助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余春萍)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