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常见问题及对策
董晓东(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04日】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越来越受到各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视,但从审计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对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如何加强审计监督,有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行为的规范化管理,现笔者结合审计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审计发现的常见问题

    1、收入管理混乱。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种类繁多,除财政拨款、专项补助、各种收费收入外,有的还有赞助款、房租收入等,在审计中发现,有些单位收入管理混乱。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将取得的各种租赁收入、国有资产处置收入、代征代扣手续费或违规收费等收入计入“暂存款”科目长期挂账,逃避纳税和监督检查;有的单位将应缴预算款或应缴财政专户款长期挂在“暂存款”科目,列收列支,隐瞒应缴财政收入;有的单位将专项资金长期挂在“暂存款”科目,造成专项资金被挤占或挪用;有些单位之间为了逃避财政部门监管,直接将支出票据在应支付相关费用的单位报销。以上造成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核算不实,影响了单位收支规模的真实性。

    2、票据管理不规范。在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中发现,有些单位票据的管理和使用中存在严重的漏洞。一是有些单位票据领用和核销未办理任何手续,容易形成“小金库”。二是有的单位将财政票据提供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导致税款流失,有些单位未按规定使用财政票据。三是有些单位为了谋取小团体利益,采取开“阴阳票”或自制收据套取现金,逃避财政部门监管,形成“帐外帐”。四是票据档案保存不完整,有些单位作废的票据保存不完整,有的收据联未收回,有的只收回了报查联。

    3、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有的单位未按要求设置固定资产账目,只是在统计报表上作了资产总额反映;有的单位账面资产额与实际资产额不符,购入固定资产后不列入资产账登记核算、有的基建项目竣工后不进行决算审计,长挂往来账,形成了有账无资产或有资产不入账问题;有的单位由于不按资产的增减变化进行会计核算,造成固定资产账目不全、登记不清的问题。以上问题直接影响资产的完整性和实在性,不利于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行客观评价。

    4、经费列支超预算、挤占挪用现象较为普遍。审计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因预算不够细化和约束力不强,对支出控制不严,出现挤占专项资金,占用代管资金,甚至挪用财政专项资金来弥补经费不足。有的项目资金应该专款专用,资金只能按照财政部门的批复项目内容使用,实际执行中,存在部分单位从中列支正常的办公支出、资金未及时拨付项目单位、挪用项目资金等问题。

    5、以招待费会议费等名义虚列支出。有的单位采用虚开发票的方式以会议费、招待费、维修费等各种名义虚列支出,或在项目支出中大量列支应在基本支出中列支的办公费、公务用车维护费、公务接待费等日常办公费用;有的单位将费用下沉到下属二级单位,规避监督。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财务人员业务能力不强。近几年,一些区、县各行政事业单位老财务人员多转岗或退休,新进财务人员极少,财务人员多是派年轻干部兼任,基础比较薄弱。加之财政改革力度较大,培训跟不上,致使很多财务人员业务能力达不到要求,给财务核算和管理带来诸多问题。

    2、经费保障还有差距。之所以出现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违规收费等问题,主要是因为财政只能保障各单位的基本运转,奖励工资、车辆费用等还需单位自筹,吃不到皇粮就只好吃杂粮。

    3、执行八项规定和财经纪律打折扣。有的单位负责人在思想认识上还是不到位,对执行“八项规定”和财经纪律搞变通,存在侥幸心理。

    三、审计建议

    1、增强单位领导的财经法纪意识。单位领导必须牢固树立财经法纪观念,深入学习新《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等重要法规,增强防范意识,要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等纪律,增强依法理财、管财和治财的自觉性,坚决杜绝违法违纪行为。

    2、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严格执行财会人员持证上岗和在岗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财务人员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约束和规范会计核算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有效。

    3、完善单位内控制度。严格财务收支的审核与管理,完善支出的审批手续,遵守现金制度和结算纪律,对报账的原始凭证要严格审核,明确责任,有效控制财务资金的收支。要科学设置相互牵制的财务管理相关岗位,确保资金安全。(董晓东)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