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成“火眼金睛” 看好国家钱财
赵劲松 黄娟(审计署深圳办)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1日】
字号:【大】 【中】 【小】
     近日,李克强总理到审计署考察并座谈。他强调,审计监督的法律地位是宪法确立的,要进一步强化审计工作,用“火眼金睛”看好国家钱财,确保公共资金节约、合理、有效使用,推进宏观调控政策落实和制度完善,为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提供有力保障。这一重要指示无疑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审计要发挥“火眼金睛”的作用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审计能力,炼成“火眼金睛”
    
    李克强总理指出,广大审计干部要继续忠于职守,敢于碰硬,依法履职,不断提高审计能力和水平。这既是对审计干部的殷切期望,也是对审计干部炼成“火眼金睛”的要求。
    “火眼金睛”最早出自《西游记》,是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煅烧的意外收获,孙悟空常说道:“俺老孙有火眼金睛,可以识得妖怪”。后来,“火眼金睛”被用来形容眼光十分锐利,能够识别真伪。从“火眼金睛”的来历就可以知道,火眼金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必须是经过千锤百炼方能修成的。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审计人员要想具有“火眼金睛”,就必须历经风雨,苦练内功,通过审计实践这第一跑道,在实战中磨练,在摔打中成长,只有如此,才能炼成“火眼金睛”。
    具体来说,审计能力包括许多方面,但最基础的是审计人员要能审得出来、说得明白、写得清楚。我们经常发现,相同的审计项目,有的审计人员就能从中查出问题、发现线索,有的审计人员就因缺乏职业敏感性和洞察力难以发现问题,目光不够敏锐,视野不够开阔,眼光不够独到。因此,审计人员必须重视审计专业素质的提高,加强对审计方式与方法的研究,提高审计能力,更新专业知识。切不可“吃老本”,不能懒惰,更不能凭“经验”。审计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来自于对审计事业的不懈追求与热爱,来自于自觉地遵守审计工作纪律。要培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站得直、行得正。排除一切干扰因素,依法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准确揭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此外,还应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审计程序是法定的,必须树立强烈的程序意识。一个不按法定程序进行操作的行为是无效的行政执法行为。审计问题没有大小之分,只是存在性质不同。所以,不能主观臆断,简单从事。既要充分利用审计线索,又要不放掉任何蛛丝马迹,对发现的一切线索都要做到纵向审计到底,横向审计到边,把问题查深查透。审计人员要加强内省,自我学习,自我加压,自我成长;同时,审计机关应加强培训,树立文化,加大考核,加强引导,推动审计人员不断前进,只有如此,才可炼成“火眼金睛”。
    
    二、加大审计力度,用好“火眼金睛”
    
    审计干部经过一番磨练,炼成火眼金睛后,就要解决“看什么”和“怎么看”的问题。“看什么”主要指审计内容和重点,“怎么看”主要涉及审计方式和技术方法。
    关于“看什么”,李克强总理已经做出了明确指示,即“念好权力监督‘紧箍咒’,促进廉洁政府建设;为国家看好钱财,促进俭朴政府建设;完善制度,促进法治政府建设”。总理这三点要求,与国家审计多年来形成的审计理念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颇具新意。首先,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而腐败从本质上是一种权力滥用行为。因此,作为权力制约机制的国家审计在国家腐败治理中应当而且必须发挥积极作用。这是由国家审计的内生性所决定的,是不以审计人员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某个时段、某个国家审计机关的特殊使命,而是国家审计的天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审计加大对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力度,就是给公权力戴上“紧箍咒”,从而促进廉洁政府建设。其次,传统上国家审计的三大目标之一就包括效益性,要求国家审计从成本控制、运行效率、结果实现等角度审查审计对象配置和使用公共资源的情况,判断资源利用是否达到充分、节省和有效。效益性一般包括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层含义,其中经济性就是指政府在运行过程中达到一定预期结果而所耗费的公共资源最少。它以节约成本为目标,重点关注达到政府活动目标所花费的成本是否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公共资源利用是否经济,有无损失浪费等问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审计加大绩效审计力度,进一步突出效益性目标,就是在为国家看好钱财,促进俭朴政府的建设。此外,现代国家审计是民主法治的产物,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手段和工具,理所当然地应当把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为现阶段审计工作的重要现实目标之一。当前,法律意识淡薄、法律法规遵循不到位、法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影响和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法治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国家审计应通过深入分析现行法律法规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提出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议,推动法律体系的健全,为增强法治观念、促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法治化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关于“怎么看”,就是要加大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力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项改革逐步推向深入,审计对象和审计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高科技化趋势日益明显,而且越来越隐蔽。审计发现和查处问题的难度在不断增加,审计风险控制的难度也不断加大。这就要求国家审计必须不断加大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引入先进的技术方法。在审计技术方法创新中,审计信息化是最为重要的方面。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带来了审计方式的深刻变革,提升了审计效率和效果,为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审计信息化只有与审计实践相结合,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审计信息化不仅仅是节约审计人力和时间等资源成本,更是创造审计工作新的增长点、推动审计创新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手段。审计实践表明,在大型审计项目中,如果没有一个快速反应的审计信息化指挥中心、没有一个畅通的信息传达渠道、没有一个高效的审计数据综合分析平台,工作任务很难顺利完成。总之,只有全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运用先进技术和手段,才能不断拓展审计的广度和深度,缓解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提升审计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从而充分发挥好“火眼金睛”的作用,更好地看好国家钱财。(赵劲松 黄娟)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