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思考
康俊廷(审计署郑州特派办)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14日】
【来源:康俊廷(审计署郑州特派办)】
字号:【大】 【中】 【小】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促进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的客观需要,是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必然要求,是对财政审计规律认识逐步深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对财政审计工作实践的全面总结。
    一、 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内涵与基本要求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指审计机关为实现深化财政审计的目标,通过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将各级审计主体(含主体内部)、审计对象、审计资源、审计成果统筹运行的过程,也是统筹财政审计、突出重点、不断加大财政审计力度及提升审计成果的过程。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要求以促进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为目标,以服务“两个报告”为着眼点,以预算执行审计为重点,以整合审计资源为手段,建立统一高效的审计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全国审计“一盘棋”的大格局,全面提升财政审计管理水平与成果。其基本要求有三个方面:
    一是大力度地整合审计资源。整合审计资源是对现行审计管理机制的调整与完善,是对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目的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推动财政审计工作的发展。通过整合审计资源,形成全国审计“一盘棋”的工作格局,集中国家审计力量做大项目,同时联合社会审计力量参与具体项目审计,以缓解国家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整合审计资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整合审计计划,实施计划的科学管理,合理确定审计重点、范围、内容与目标;整合人力资源,统一组织实施,发挥现有审计资源的最大效能;整合审计项目,实现预算执行审计、财政专项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机结合,全面反映国家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在管理制度与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整合审计信息,分析提炼出能够反映宏观性、普遍性、倾向性、全局性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服务。
    二是大角度地拓展审计视野。财政审计大格局不仅是审计组织与审计规模的扩大,而且更重要的是审计人员视野的大拓展,是审计思路与理念的大转变,它要求审计人员从财政审计的整体性、完整性、宏观性、全局性的角度思考问题,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防范财政风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财政绩效的高度分析问题,积极开展财政审计工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也是行动的指南,只有审计人员的视野拓展了,思路转变了,认识提高了,才能把审计人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财政审计大格局上来,统一到审计署党组的工作部署上来,才能充分发挥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才能创造出财政审计的辉煌业绩,推动财政审计的不断深化。
    三是大规模地推进重点资金审计。全面审计是财政审计的基础,突出重点是财政审计监督作用的重要保证。财政审计必须全面涵盖财政收支活动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突出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才能有效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现阶段,财政审计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关注预算管理制度的统一性与完整性。重点反映政府预算不完整、不细化、执行不严格、财政预算与部门预算不一致等问题,通过对财政、税务、海关、发改委等具体组织预算收入与分配单位的审计,从源头上把握财政资金收入与分配的总体情况、财政政策的制定情况,重点分析财政政策的科学性与政策目标合理性,促进建立统一、完整的预算管理制度。
    二是关注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财权上移、事权下移”,是近年来财政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反映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范围划分不明确及交叉重复现象。
    通过对预算分配与预算执行部门的审计,了解预算资金的具体用途与资金流向,重点分析预算资金分配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合法性与绩效性;关注财权与事权的匹配问题,提出建立二者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
    三是关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从去年下半年起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经济下滑趋势得到了遏制,出现了经济恢复性增长势头。通过对发改委分配中央政府投资审计、财政部组织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中央人民银行货币发行与信货调控审计、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分析两大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提出建立完善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协调的审计建议。
    四是关注财政资金规范管理与财政绩效情况。通过对预算资金、尤其是预算资金的拨付、管理、使用、效果等情况的审计,揭示决策失误、管理不善、损失浪费等问题,从制度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
    五是关注产业政策及产业结构调整情况。通过对专项财政投资项目的审计,重点调查了解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风力发电、单晶硅等过剩产业及“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基本情况及发展状况,在综合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产业结构调与产业升级的审计建议。
    二、 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特点
    财政审计大格局与传统的财政审计格局相比,呈现出四个鲜明的特点:
    1、 立意的宏观性。审计工作要坚持从全局出发,从宏观上思考,
    从总体上把握,用全局思想指导工作,统领微观审计,“跳出审计看发展”,从而克服“就事论事”、“盲人摸象”的审计局限性,发挥审计的高层次监督作用。
    具体来讲,就是把每个预算项目或预算单位放在宏观经济运行的大框架中进行考察与分析,将其视同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细胞、一个链条、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审计实施中应注意将微观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升到宏观层面与全局高度进行分析研究,深度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
    2、内容的整体性。财政审计大格局,涵盖了财税部门与预算单位、财政与政府、政府与人大等方面。从审计对象来讲,所有预算收支单位均为财政审计的对象;从审计内容来讲,所有单位或项目的财政收支活动均为审计的内容;从审计的范围来讲,涵盖一切财政资金,包括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从审计重点来讲,财政制度、体制、机制、政策、法律、安全、结构、绩效等均为审计关注重点,“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从审计目标来看,维护经济安全,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是其最重要的审计目标。
    3、思路的创新性。创新审计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财政审计“大格局”理念用于指导审计实践,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疫免系统”功能;按照“两个报告”的总体要求,探索财政审计、专项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机结合,全力推进财政绩效审计,逐步形成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审计模式;改革审计工作方法,探索以“在线审计”为特征的联网审计,或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网络审计,推动审计手段的现代化,建立网络信息环境下的财政信息审计模式与审计方法。
    4、组织的科学性。对现有审计资源进行大范围的整合,打破了财政审计按专业分工的传统组织模式,建立适应财政审计大格局需要的中央财政审计与地方财政审计的组织模式与组织方法。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按照财政审计系统化、规模化、一体化、信息化及审计成果的高端化要求,围绕经济社会的热点、难点、重点与焦点等问题,集中优势兵力实施“上下联动”的“大兵团式”作战,系统揭示制度、体制、机制、政策、结构、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发挥审计的“免疫功能”作用。
    三、 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当前情况下,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需要正确处理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资源整合与组织协调的关系。按照“审计计划统一、审计方案统一、实施时间统一、组织方式统一、处理标准统一、社会公示统一”等六个统一的要求,对现有审计力量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集中优势兵力实施“大决战”组织模式,集中力量揭示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些带有全局性、普遍性的重大问题,同时还应注意避免审计交叉重复,减少审计进点次数与同一单位或项目的重复审计,切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与绩效;逐步实现全国审计工作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与整体推进。
    二是全面审计与突出重点的关系;依据“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审计应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开展审计或审计调查,分中央财政审计与地方财政审计两个层面进行总体把握,或对某一行业、某一单位进行总体把握,从而形成不同地区或审计单位、审计项目的总体情况与总体概念,防止一叶障目,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单位、重点项目及重点资金的重点审计,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揭示问题;
    三是批判性与建设性的关系。审计的基本职责是监督,揭露问题无论什么时候都应是审计的第一要务。因此,财政审计必须坚持批判性。当前情况下,应重点查处违法违规、经济犯罪、损失浪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损害民生、危害国家安全与破坏民主、法制等到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并依法进行处理,注意揭示体制性障碍、制度缺陷、管理漏洞、绩效低下等问题,维护国家经济社会的安全运行。
    同时,审计还应立足于服务,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要对审计揭示的问题,进行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局,从苗头到趋势、从微观到宏观的深层次分析,提出改革体制、健全法制、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强化管理、防范风险等方面的建议,提高经济社会的运行质量与绩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是当前经济安全与长远经济发展的关系。审计的权力是宪法与法律赋予的,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国家审计的根本目的,或者说是最高目标。实现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键要靠发展,靠经济社会的平稳可持续发展。而经济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国家经济安全有了保障,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因此,财政审计必须立足于当前经济的安全,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审计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必须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在揭露重大违法乱纪问题的同时,密切关注整个经济运行安全状况,关注财政、金融、国有资产、能源、资源环境等存在的潜在风险,防范苗头性问题演变为趋势性问题,个性问题演变为共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经济问题可能演变化政治、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以增强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力”。
     四、探索审计思路创新,推动财政审计内容与方法转变。
    为适应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需要,关键在于实施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四个转变:
    1、突出绩效审计,探索由常规性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变
    财政审计应在坚持真实性与合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绩效审计的力度。财政绩效不仅仅指专项资金使用绩效,整个政府性财政收支都存在绩效问题。财政绩效审计应突出三个方面:一是正确评估财政收支的经济性。各项收入与支出结构是否合理,是否遵循了增收节支原则,是否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标准、范围、定额征收与使用;二是正确评估财政收支的效率性。各项收入是否应收尽收,各项支出是否及时拨付到位,追加预算是否及时等;三是正确评估财政收支的效果性。各项资金收入与支出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否存在挪用、挤占、闲置浪费情况等,财政审计力求做到“真实、合法、绩效”三位一体。
    为不断推动财政绩效审计的发展,在审计实践中应注意围绕审计目标,不断强化绩效意识,从方案制定、重点确定、成果反映、项目总结等方面,设定绩效评价标准,科学评估财政审计绩效。
    2、强化决策审计,探索由执行环节审计向决策、执行等环节审计转变
    审计作为促进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是通过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实现的。监督的对象是“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的重点是“决策、执行、反馈”等环节,监督的内容是“人、财、物”。对财政审计而言,对权力的监督主要体现在与财政收支相关的经济活动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方面。
    筹集与分配资金是各级政府及其财税部门的重要职责,集中体现为财政预算编制及其执行两个主要环节,可归纳为财政资金运行过程中的决策权与执行权。财政审计应重点关注预算编制、调整与执行情况,加大对财政决策权、管理权、使用权的监督,通过对预算编制及调整的审计,可以发现预算编制与调整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是否存在随意调整与分配不公正现象,从源头上制止和纠正财政收入与分配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对财政、税务、海关及其它预算执行部门的审计,可以制止财政资金在筹集与使用过程中的权力异化现象,促进这些部门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3、加大成果反映,探索由反映单项审计信息向反映综合性审计信息转变
    审计信息是审计机关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审计主要成果的集中体现。在财政审计中,应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及社会关注的焦点与热点问题,加大审计信息综合分析力度。同时注意对审计中发现的单个的、零星的、原始的审计素材进行综合性加工,有意识地上升到宏观经济管理的高度进行分析,力求从苗头中发现倾向性、个性中关注普遍性、动态中把握规律性,撰写一批份量重、价值高、宏观性强的综合性审计信息简报,逐步改变反映审计信息单一、缺乏综合性与宏观性的传统做法,推动财政审计成果反映上层次、上台阶。
    4、加强综合审计,探索由“帐本审计”的传统审计方法向现代综合性审计方法转变
    现阶段,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办公自动化在政府及其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办公无纸化进程明显加快,财(政)税(务)银(行)企(业)联网、信息资源共享已成为一种趋势,并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财政部门的“金财工程”、税务部门的“金税工程”、海关部门的“金关工程”建设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及管理现代化有力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以税务机关的税收征收为例,全国税务系统已建立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形成纵横交错的监督制约机制。从税源控制、税款征收、税收监管、纳税人的应征税款、入库税款、罚款及滞纳金计算等数据实施全程控制,强化了税收执法及清理欠税的刚性,有力地推动了税收征管工作的现代化。
    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冲击着传统的财政审计,给新时期的财政审计工作带来严重的挑战。财政审计要主动适应这一变化,积极寻求对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审计方法,逐步实现由“帐本审计”的传统审计方法向以计算机审计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综合性审计方法转变。具体讲,就是依托信息化系统,开展计算机网络审计,认真分析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运行特征,对经济运行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转换、审查、归纳与综合,最终实现对政府及其部门职责履行情况和执行政策情况的综合评价,揭示这些部门在依法行政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存在的隐患,在此基础上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其加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在当前情况下,要特别注意分析研究政府及相关部门信息网络化管理特点,认真总结财政审计的方式、方法,区别不同单位情况,分别建立适应财政审计要求的预算收支、税金征收、通关作业的财政审计模型及审计软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政体制改革需要。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