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计文化建设的思考
魏惠育(山东省审计厅副厅长)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9日】
字号:【大】 【中】 【小】
    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处于核心地位,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文化是“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一般认为,文化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不断积累、深化而延续下来的成果。而作为特定领域的文化,则是经过长期实践积淀、反映行业发展趋势、具有引领和规范作用的法规制度、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审计机关在26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系统特色的价值取向、制度准则、伦理道德、行为方式、精神风貌等,即我们所说的审计文化。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审计事业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的过程中,如何推进审计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审计文化的作用,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们应从事关审计事业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保障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保持审计系统良好社会形象的高度,认真研究、培育、推进审计文化建设。
    一、审计文化对推动审计事业发展的作用
    导向作用: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实践中形成的审计文化,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理念和规范标准,能够对审计人员的价值和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使其符合审计系统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
    约束作用:审计文化的约束不仅体现在制度式的硬约束,更是一种软约束,这种约束产生于系统的审计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行为方式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强大的力量,使审计人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思想、心理、行为的自我控制。
    凝聚作用:审计文化的凝聚功能表现在当审计的基本价值观被系统成员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激励作用:审计文化具有使审计人员从内心产生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审计文化重视发挥人的潜能,其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审计人员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
    二、 审计工作实践凝练了审计文化
    审计机关成立以来,相继出台了《审计法》及相关法规,确定了“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提出了“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制定了“八不准”的审计工作纪律,形成了从法规制度到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特色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从制度层面看,《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等一系列与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为审计工作设立了准绳,成为规范审计人员审计行为的底线,从而为防范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从精神层面看,“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展现了审计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审计精神作为审计文化的核心,是审计人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它体现了审计工作的职业特点和审计人崇高的道德追求。
    依法审计。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和基石。审计人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准确判断是非,坚决揭露和查处经济领域违法违规问题,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有力地维护了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
      客观公正。广大审计人员认真履行《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的规定,坚持把求真务实渗透到审计执法的各个环节,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地进行审计、定性、处理,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了社会公平。
        严谨细致。审计工作者保持严谨的作风和细致的态度,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发现疑点、找到线索,揭露了经济领域中大量违法犯罪、违纪违规和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损失浪费等问题。
       甘于奉献。审计人员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履行宪法和审计法赋予的光荣使命,不计较个人得失,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审计事业为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无闻、辛勤耕耘、无私奉献,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三、 审计文化内涵应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创新,应成为审计文化的重要内涵。在当今社会大变革、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人们的思想活动和行为选择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自主性、差异性和多变性。审计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国内外形势的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变化着的客观环境和审计工作的发展需要对审计文化建设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文化的内涵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新形势下,审计要担负起“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任,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创新,包括理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以及审计方式方法的创新等。
    理念创新。就是要按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正确认识和把握审计的性质、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即:审计监督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民主法治的产物和推动民主法治的手段,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的根本目标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现阶段就是“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审计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利益、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理论创新。就是要针对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认真总结审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审计的优秀成果,加强审计理论研究,进一步探索审计发展规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
    制度创新。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如尽快修订审计法实施条例、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审计准则、指南等规范体系。
    组织创新。就是进一步创新审计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审计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打破常规,吸纳、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和精通某一专业的高端人才,进一步改善审计队伍结构;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强化以队伍建设为核心的基础建设。进一步创新审计管理机制,健全完善科学的审计管理、考核、激励、促进和保障机制。
    审计方式方法创新。就是要在坚持多种审计类型和形式的有机结合上下功夫,全力推进绩效审计、计算机审计,积极探索跟踪审计,探索以在线审计为特征的联网审计,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审计方式和方法。
    四、 推进审计文化建设的路径
        审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根据审计工作实际、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和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审计机关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措施予以推进。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倡树理念。 倡导树立审计核心价值理念是审计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刘家义审计长提出了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和“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文化核心理念,既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审计实践创造的审计文化理念的科学概括,又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倡导树立审计文化核心理念,应坚持下列原则: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注重积极引导,加强交流互动,充分调动人的创造性和参与热情,不断增强参与者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审计人对审计文化核心理念的认同感。
    要将审计文化核心理念贯穿渗透于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已概括的审计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提炼、升华,凝练更加优秀的审计文化之魂--审计精神,是倡树审计核心价值理念的有效形式。审计精神的内涵应是相对固定的,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具有鲜明审计工作特色的价值理念。同时它也应是开放的,即审计精神应随着审计工作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各级审计机关可以从本地实际出发,提出具有各自特色的审计精神。概括、凝练审计精神的过程,特别是吸引广大审计人参与讨论的过程,是倡导树立审计文化核心理念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二是打造平台。审计文化建设需要载体。审计文化建设的载体多种多样,这里仅从机关制度建设、培训、活动等方面提出看法。
    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审计机关的规章制度,既是一级机关审计文化的反映,是该审计组织价值理念和执政水平的反映,同时也对审计机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推动和制约作用。机关制度建设应强调管理规范化、责任明确化、程序透明化、考核目标化,强化导向、激励、约束作用。山东省审计厅一向重视机关的规范化建设,多年来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山东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起到了保障和促进作用。今年以来,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工作,重在健全完善审计工作体制、机制、制度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建立、完善了规章制度,新建或修订涵盖行政、业务、党建、人事等方面的制度54项,初步形成了导向明确、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制度体系。
    优化培训。培训是审计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是打造审计文化的重要平台。多年来,从审计署到县级审计局,都非常重视培训工作。培训方式从全员培训、计算机培训到专项培训、实战能力培训等,形成了非常突出的审计特色。伴随着时代发展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和审计工作自身的发展,审计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也应不断优化和创新。
    丰富活动。活动是审计机关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审计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就审计机关的实际来说,可重点开展三类活动。一是体现审计文化理念的特色活动。如定期组织审计论坛、审计精神研讨、主题征文演讲等,具有与审计工作结合紧密、促进审计人员重视学习和研究审计业务的优点。二是广泛的、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此类活动参与面广、便于组织、易于持久,是促进干部职工身体健康、增进交流、营造和谐机关文化的好形式;三是弘扬主旋律,围绕重要节日、重大主题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一般主题鲜明,全员参与,教育性强。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和各种寓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活动,使审计文化核心理念在审计干部职工头脑中深深扎根。
    三是创树品牌。品牌战略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审计文化也应重视品牌建设,创建和树立体现科学审计理念、易于社会接受并有利于扩大审计社会影响力的品牌。
    服务品牌。打造审计服务品牌是扩大审计恒久影响力、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手段。据我所知,目前在审计系统,叫得响的服务品牌还不多。山东省济宁市审计局开展了创建“诚审惟公”服务品牌活动。胶州市审计局提出打造“精审明鉴,为民护财”服务品牌,提出在工作中做到“五个零”:审计计划零延误、审计查证零距离、审计处理零缺陷、审计服务零抱怨、审计复核零投诉。
    典型品牌。审计战线在社会上影响大的典型较为薄弱。一方面是由于审计工作整体性较强,个人的作用很难突出出来;另一方面,由于审计工作的技术性较强,典型往往缺乏震撼力。典型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对内的激励作用,还是对外的宣传效果,都是其他形式无可比拟的。一提王进喜,人们就会想起大庆工人的艰苦创业精神;提起张海迪,人们就会赞叹身残志坚的奋斗精神;提起焦裕禄、孔繁森,人们就敬佩他们“权为民所用”的奉献精神。培育、宣传审计典型,打造有影响力的审计典型品牌,既是审计文化建设的路径,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廉洁品牌。廉洁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廉洁是审计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廉洁应成为审计的品牌。打造廉洁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家义审计长最近提出了审计“周期率”的问题,打造廉洁品牌,对避免“周期率”的发生,意义重大。廉洁品牌的打造,要靠领导班子带头、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分级抓落实、强化内部和社会监督。
    四是营造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要以创新精神营造有利于审计事业发展、有利于审计人员争先创优、有利于扩大审计影响力的社会和工作环境。
    营造激励学习、鼓励创新、重视业绩、甘于奉献、保持廉洁的机关小气候。做到理念上倡导、制度上保证、评先提拔时充分体现。
    营造以实绩论英雄、审计工作“一盘棋”、关心审计干部成长的审计系统良好风气。审计系统内部的风气既是审计文化的反映,也对审计文化形成反作用。作为上级审计机关,要力争做到指导重实效、评先靠业绩、干部协管办实事。
    营造关心、支持、理解审计工作的社会环境。二十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审计人的努力下,审计工作的社会环境不断优化,同时,社会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也更高了。要进一步赢得社会的支持,就要做到:及时公告审计成果,让社会看到审计的成效与作用;大力宣传审计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使公众了解审计工作的艰辛与审计工作者的奉献;文明审计,赢得被审单位的支持与认同。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