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干活,多出“干货”
戴明乾(江苏省阜宁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2日】
字号:【大】 【中】 【小】

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人们通常把实用性比较强,不含吹水成分,也没有虚假成分的东西,比喻成“干货”。以“干货”理念,来统领和主导思维和思路,便容易起到求真务实、追求卓越之效,从而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严三实”的核心要求,统一并落到实处。怎样多出“干货”?笔者以为,必须按照刘家义审计长的要求,“戴着乌纱想事,揣着乌纱干活”,发扬工匠和争先创优精神,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努力干活,尽职尽责,争创一流。

工程审计要多来点“干货”。当前,工程建设领域,高估冒算现象严重,报审价严重偏离真实价格,有的稍微“挤一挤”,便显得“水淋淋”的,高的核减率竟达50%以上。而且,许多工程项目投资高,监管稍不注意,流失的绝对额和损失,就会很大。审计要加大决算和跟踪审计的核减力度,严谨细致地计算工程量,加大市场询价力度,努力节约建设资金,特别是对容易发生建设资金流失的隐蔽工程建设和工程变更环节,要盯紧看牢,严防死守,防止财政资金合法流失。

业务培训要多来点“干货”。不少审计机关都组织冬训和春训,但培训时间不够紧凑,拉得较长,开班和结业仪式占用了不少时间,而且培训内容未突出“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面面俱到,培训方式大都采用我讲你听的灌输式。这就要合理安排计划,压缩培训时间,简化开班和结业仪式,牢牢扭住学用一致这根主线,增加实训、答疑、互动交流环节,督促审计人员用心认真听课和学习,确保时间、人员、内容和效果的全面落实。通过培训,让审计人员受益匪浅。

审计报告要多来点“干货”。现在,审计报告都有统一的格式,有的审计人员未查出重大成果,便用一般性和微观性问题来凑报告篇幅,而且建议部分也缺少着眼全局和宏观、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东西,导致报告有长度没深度,有宽度没力度。这就要把审计报告做精做强,既要突出重点问题,又要深度分析,提高建言水平,必要时可将报告浓缩成一张纸式的要情,让报告使用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一目了然,全面深入地了解审计项目概况,提出整改和问责的意见。

信息宣传要多来点“干货”。有的审计人员撰写的审计信息,缺少信息点支撑,泛泛而谈,分析浅尝辄止,建议平平,未能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有的审计人员撰写的宣传稿件,主观成份多,新闻事实和说话数据少,自我表扬色彩浓,追求“高大全”,缺少到嘴到肚、激扬士气的经验介绍和事迹宣示。这就要树立精品力作意识,立足全系统范围,依托信息宣传稿件素材库,进行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合纵连横的串并整合和加工提炼,生产出更具决策参考价值和宣传效应的“高端产品”。

审计科研要多来点“干货”。耐不住做学问的寂寞,把科研课题当作一项差事应付,满足于从网上拚拚凑凑,抄抄摘摘,不肯下苦功夫、深功夫,去思考与研究问题,搞出来的所谓理论,对实践没有多大指导价值,“泡沫”成份重,是不少审计人员撰写审计科研文章的现状。因此,审计人员要抱着追求真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信念,深入地研究对审计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课题。还要勤奋学习,与时俱进,善于借鉴,厚积薄发,不断增加自己的理论和专业素养。更要本着实用原则,理论联系实践,用发展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再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理论。

结果公告要多来点“干货”。现在,少数审计机关根据上级考核要求,每年都选择一些重点项目,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其初衷是好的,是为了将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结合到一起,推动审计整改。但是,实际执行时,不是有选择性地公开,关键问题不公开,公开的只是不痛不痒的问题。公开后,群众没地方发表意见和诉求,有关部门也看不到、搜集不到民意。所以,审计结果公告,除了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等不易公开的,都要公开,并且设立网民留言区,便于网民发表意见和建议,实现审计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为民服务要多来点“干货”。有的审计机关在汇报扶贫和送温暖工作时,用捐了多少款、送了多少书,搞了多少次活动等一大串数据来说明成绩,至于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维护群众利益,这方面一笔带过,“干货”却不多。殊不知,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通过民生审计,维护群众利益和公平正义,如果扶贫工作做得再好,这项工作忽视了,就是为民服务还没有服务到家。应该把扶贫和促进民生改善和保障,作为为民服务的两手,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尤其在执审为民方面,要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公平感。(戴明乾)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