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话“清明”
李苏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3日】
字号:【大】 【中】 【小】

又是一年清明至,《岁时白问》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人们追思亲友、扫墓祭祖、缅怀先烈、重温历史。祖祖辈辈所留下的,除了古建、传说、习俗,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一种情怀。联系“清明”二字本意,“清”与“明”,是一种信念、一种品质、一种境界,也是审计人从审的基本准则。

为人清白。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做人是审计干部的重要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基本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审计人要努力做到“立身惟清”,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清正的公权、清高的品德、清廉的操守,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用权出于公心、从审符合民心,真正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作风清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清水源头在于“干部清正”。有的年轻审计干部有时会心浮气躁、急功近利,闯劲有余而稳重不足,这时候需要端好“三盆水”:第一盆水洗头,提醒自己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第二盆水洗手,提醒自己面对诱惑眼不红手不痒;第三盆水洗脚,以便轻装上阵深入基层。“公生明、廉生威”,只有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诚实正直、刚正不阿、廉洁自律,审计人才能真正运用好手中的职权,为民办事、替民解忧。

目标明晰。目标,三思而后定,定则笃定。近年来,审计机关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与各种违规违纪行为斗争中,处于短兵相接、刺刀见红的激烈交锋战场,审计机关需要在风口浪尖上擦亮眼睛、明辨是非,既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又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对待审计工作有赶上了不放手、干不成不松手、达不到目标不罢手的韧劲,不仅要揭露问题,更要促进纠正和解决问题,寻找从源头上和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出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和意见,以“啄木鸟”精神执纪执法。

职责明确。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审计人要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牢牢把握“反腐、改革、法治、发展”,肩负起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赋予我们的新使命,以审计监督全覆盖为抓手,用好用足审计职权,有效发挥审计作用。谨记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六个贯穿始终”,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目标,以推动依法治国、促进深化改革、推动政策落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为己任,成为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生的审计人。

国人向来崇清、好清、尚明、褒明。清与明,不单单是自然状态和个人修为,更是一种行为品质、权力品格,也是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加快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清明时节回味“清明”本意,赋清明以“清明”本色,审计人任重而道远。(李苏娴)

【关闭】    【打印】